教宗以《路加福音》记述的吾主耶稣基督受难史,逐步展开他的弥撒讲道。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时候,群众兴高采烈地迎接祂,大声颂扬天主说:因上主之名而来的君王,应受赞颂!(路十九38)。
最後,教宗邀请在场信友要慈悲为怀,处处宣扬福音的力量,继续书写圣史若望没有记述的福音事迹。
圣母的应允意味着整个救恩史的开端,开启了最後一个应允,真人真天主的应允。天主起初用肯定的是创造了世界和人类,现在祂藉着基督应允的是,以更加奇妙的方式再造了世界和我们每个人。
圣史若望在加纳婚宴末尾阐明:这是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祂显示了自己的光荣,祂的门徒们就信从了祂(二11)。可见,加纳婚宴的意义远远超过对耶稣所行这第一个奇迹的叙述。
这是主线,望德是救恩史的主线。我们希望与上主永远相会。教宗最後表明:天国在望德内变得强而有力。我们要反躬自问:我有望德吗?
圣枝主日具有双重味道,既有甜味又含苦味:我们庆祝上主在众人的欢呼中荣进耶路撒冷,同时我们也宣读福音中的基督受难史。
伟大的达味王不仅被失败和逃跑所羞辱,但在逃跑的途中也遭到一位名叫史米的人的辱駡。
有鉴於教会今年格外关注青年,10月份将举行以青年为题的世界主教会议,教宗希望由年轻世代来默观基督的受难史。
他不仅将弱小者视为牧灵工作的优先对象,更视之为救恩史的主角。贝罗主教出生在乌真托(Ugento–SantaMariadiLeuca)教区。
在耶稣的受难史中,大司祭引发最吊诡且决定耶稣死罪的一句问话:你是默西亚,那应受赞颂者的儿子吗?(谷14:61)耶稣说:我是,并且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大能者的右边,乘着天上的云彩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