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梵蒂冈城国开启2024年司法年度的机会上,教宗方济各1月25日上午接见罗马圣轮法院神职推事团成员时所作的指示。
就在今年的7月16日,有四位法国人士,他们是历史教授,他们到此专为察看教堂的墓地,他们回去后,还把有关的照片及碑上的法国文字给我寄来;8月12日,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也到此墓地拍摄录像,并采访了当地的老教友
年轻的神父,希望你常能记起自己刚进修院时那荣主救灵的热诚、坚定和雄伟憧憬,以及父母师长对你的训诲与殷切希望。
巴特利克为了爱尔兰民族的劝化工作,风尘仆仆,不辞辛苦,到处建造教堂,创立修院,以培植神职人材。他的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收获,被劝化的异教徒不计其数。
裴主教提醒神父们,“常和主同在是每一位神职每天必修的功课”。主教引用教宗方济各的话语强调司铎祈祷生活的重要性,“牧灵工作若没有祈祷和默观生活,就绝不会深入人心。”
一些有宗教信仰背景的基层社会服务机构,如孤残弃婴院、麻风病院和慈善组织,即使没有合法身份、无法享受政府的福利待遇,仍然无怨无悔地坚持服务于基层。
他又说,仁慈堂一直以来希望能做到自给自足,提供的社会服务有安老院和托儿所等。获得政府的资助与其他社团一样,而仁慈堂亦会透过本身的基金,发展会务。同日下午四时,大会假美高梅酒店大宴会厅举行庆祝酒会。
我们人人蒙召亲近「病患和那些住在安老院等待人探望的年长者」。教宗最后鼓励众人「为所有医护人员祈祷,愿他们慈悲为怀,能为病患提供适当的照护和友爱的关怀」。(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提到教会,菲律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信仰文化及传统,不但教堂和修院林立,而且不缺神职和修道圣召。然而,有持枪保安把守的教堂和修院门口,与伺机乞讨而不断来回走动的流浪儿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鉴于在之前的几篇博文中,本人已经借助相关的统计数据,尤其是美国天主教神职及修道圣召的演变及中国教会的过去和现在,对两国教会所面对的危(难)和机(遇)作了比照分析,在此,除了点出我认为是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