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教宗呼吁从单纯的宽容转向彼此尊重,好能接纳对方的信仰特色,透过差异丰富彼此。教宗说:从宗教交谈的角度来看,在人与人之间建设桥梁需要活出和乐友好,甚至是兄弟情谊的关系。
教宗表示,他与好友、阿兹哈尔大伊玛目塔伊布(AhmadAl-Tayyeb)也有个梦想,所以他们几个月前共同签署了一份文件,「阐明信仰应当促使众信徒彼此视为弟兄姊妹,互相支持,相亲相爱,不受蝇头小利所左右
他们紧紧围绕著圣母,加强彼此的共融,以准备领受天主的德能。”教宗讲到这个最早的门徒团体大概是由120位弟兄姐妹组成的,其中的数字12象征著以色列民12支派,也是教会的象征。
“今天应把彼此相遇和对话的逻辑作为路径,把共同合作和彼此了解作为方法和准则。如此一来,就能为冲突的解决之道提供新范例,为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保护受造界贡献力量”。
答:每天都有共融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与教宗主持的弥撒、玫瑰经祈祷等达到彼此的共融,特别是在家庭中的共融。我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非常重要,这让我们体会到家庭是一个小型的教会,可以发现家庭共同祈祷的意义。
切尔尼枢机对此省思道,“相遇能使彼此变得富饶,教宗提到拉丁美洲的移民给美国带去的丰富文化,以及他的原籍意大利的移民为阿根廷带去的富饶,这些便是具体的实例”。
因此,树枝,即耶稣的门徒应将自己植根在耶稣内,应彼此相连,否则“上主将会拒绝那不与祂且彼此不共融的一切”,用火烧掉不结果实的枝条。
这就是教宗邀请我们进行的「爱的神修」:「在婚姻中,夫妇完全彼此相属,承担彼此扶持的挑战和期望,渴望白首偕老,藉此表达对天主的忠信。」
教会共议同行的主角是天主圣神,要求大家在圣神的带领下,相互尊重信任和深入地去彼此聆听、分享和分辨。周守仁枢机强调,通过对话交流,教会能不断深化对共议同行的认知,推动教会的中国化进程。
在圣诞节,我们购买大量礼物,教宗说,真正的礼物则是:彼此赠送某些属于个人自己的东西!彼此赠送我们的时间。把我们的时间开放给天主。这样就会解除骚动不安。这样就会产生喜乐,就会创造欢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