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改变必须由我们开始:让复活的基督改变我们的心灵,也让圣神引领我们出离困境,好能勇敢地迎向未来。让我们因上主放置在我们心里的渴慕而欢欣!这份渴慕赋予我们整个生命更新的活力。“凡口渴的,请来吧!
教宗在文告中首先指出,逾越节的奥迹,即耶稣苦难、圣死和复活的奥迹是悔改的基础。教宗表示:“基督信仰的喜乐从聆听并接受耶稣死亡和复活的喜讯流露出来。
《玛窦福音》记载了复活主与宗徒们在加里肋亚的最后一次相聚,地点是在「耶稣给他们所指定的山上」(参阅:玛廿八16-29)。
复活节的时候,堂里为教友准备了复活蛋。瞻礼那天,我帮着发这些复活节彩蛋。来的人要比原来预计得多,彩蛋却不够了,神父只好在弥撒完时告诉大家:“一人只能领一个,不准多领代领”。
教宗方济各的私人医疗助理斯特拉佩蒂鼓励他在复活主日最后一次乘坐敞篷座车绕场问候信众,为此教宗临终前向他表示感谢:“谢谢你让我重返广场。”教宗当天下午休息,平静地用晚餐,隔天凌晨身体不适、昏迷、辞世。
福音(路7:11-17) 那时候,耶稣到一座名叫纳因的城去,祂的门徒和一大群人跟着。快到城门口时,正有人抬着一个死人出来,死者是一个寡妇的独生子,一大群本城人陪着她。主看见那
在所有的苦难都需要有人如玛利亚玛达肋纳,安慰膏傅耶稣的脚,并成为第一位看到了复活的主。在四旬期和圣周,我的思想集中在一个有经常性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身上。
信友们立刻答说:“基督,我们传报你的圣死,我们歌颂你的复活,我们期待你光荣的来临!”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被埋葬了,第三天从坟墓中复活的奥迹是福音的中心要点,也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础。
他在讲道中以本主日福音记述复活的耶稣与门徒们在加利肋亚湖边的相遇为省思主题(若廿一1-19)。教宗说,这相遇的喜乐提醒我们3个美好的现实:天主的召叫、天主的惊喜、天主的爱。
复活的主耶稣「安慰他们沮丧的心,慈爱地扶他们重新站起来」,如此促使他们「复活」。教宗强调,「一个人若不意识到自己领受了慈悲,就很难慈悲待人」。在蒙受慈悲时,三种恩典沛降,它们分别涉及平安、圣神与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