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3:13-14)在传统学校里,学生能安静地坐在教室听课,就算是老师教得好;如果他们能吸收知识、考试拿高分,可说是教学成果优异;假使学生还很有创造力,也有公民素养,那简直是最成功的教育了。
这种见证并不封闭在基督徒团体内,也响彻团体之外,回荡在社会和公民环境中,呼吁人们不要树立隔墙,而要建设桥梁;不要以恶制恶,而要以善报恶,以宽恕回应冒犯,与所有人和谐共处。这就是教会!
保禄是生长在侨居地的犹太人,拥有罗马公民身份(宗22:25-28),他的拉丁名字是从希伯来名字(扫禄)转音而来,他说希腊语。
可是另一方面重要的是在外教人面前光荣天主:就是让他们看到我们怎么彼此相爱、怎么照顾弱小的人、怎么做模范的公民、怎么关心社会的正义。
我们是天上的公民,爱天主和爱近人乃是前往天乡的护照,也是我们的护照。我们拥有的世上财物派不上用场,只是会消失的灰烬,我们在家庭、工作、教会和世界上奉献的爱则将使我们得救,且永远存留。”
这是教会人员与公民社会代表结成的联盟。切金神父解释说,他们在这一天将介绍全部行程和计划,并从10月开始新的课程。他们打算每年5月13日召开全国会议,介绍工作成果。
她说,穷人“有许多面容”:遭排斥者、移民、气候变化的受害者,还有妇女和修女,她们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被视为“二等公民”。皮雷斯女士解释说,她们该当“受到保护,免遭侵犯”。
第三,他又是一个罗马公民。保禄,就是个罗马的名字(即拉丁语“微小的”之意)。这使得他具有特殊的自由权,如可以四处奔波为主做工。但保禄宗徒是怎样传教的呢?
「比方说,信任那些把人群分类的自动化程序,运用无孔不入的监控或社会信用系统,建立公民的等级排序,这会对社会结构造成深远的影响」。
用爱心给我们诠释了天主的慈悲,他对天主对人完全的爱活出了耶稣的教导,他对基督对教会彻底的奉献和持之以恒的祈祷回应了天主的召唤,这些都是留给我们后人的财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位基督徒做一个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