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强调的是,无论什么时代,教会对于自身的认同首先在于对基督福音精神的肯定与认同,而不是祈求一种奴化的适应模式。国家与教会的关系决不能沦为主仆性的服务机制,即教会必须适应国家政权。
教宗本笃十六世向在圣伯多禄广场聚集一起诵念《三钟经》的朝圣者分享他的反省。所有基督徒显明的合一来自天主,这工程是需要谦卑承认我们的软弱和迎接这份礼物的到来。
祈祷为我们教友来说是每天必做的事,也是我们感谢天主赞美天主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信经中有一句我最喜欢,“诸圣的相通,罪过的赦免”,每念及此,我心便欢欣鼓舞,浮想联翩。
据梵蒂冈电台网讯“每天必须面对死亡,令伊拉克国内外的基督信徒团体更加团结。承认死亡将伊拉克基督信徒团结起来是一件悲哀的事。”
社服中心助理主任王莎莎对天亚社说:「在老龄化日势严重的情况下,与社区合作的方式使我们能够整合资源,真正的为穷人服务。
那传布喜讯,宣布和平,传报佳音,宣布救恩,给熙雍说‘你的天主为王了!’的脚步,在山上是多么美丽啊!(依52:7)我们的主爱世人,不愿任何人丧亡,只愿众人回心转意(伯后3:9)。
新西兰宗座传教善会主任保罗•珊纳汉神父向本社介绍,来自世界六个国家的赈灾救援工作组已经在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在废墟下寻找可能生还的人。
人们因着对我的敬意,每年都在庆祝我的生日,在这期间,人们会买许多的礼品,许多电台会不断地广播,电视节目中会有许多商业广告,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人们都在谈论着我的生日,但如今我却越来越被人们遗忘了。
司铎(梵蒂冈新闻网)「教宗在教会格外艰难的时刻致函所有司铎,这封信是倍受欢迎的礼物。」美国主教团圣职委员会主席托宾(JosephW.Tobin)总主教如此描述教宗方济于8月4日发表的信函。
梅州特大洪灾牵动着全国神长教友的心,6月21日至今,天主教梅州教区廖宏清主教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助及陪同下,亲自带队到水灾重灾区平远县坝头村及洋背村,平远县仁居镇邹坊村,蕉岭县新铺镇,以及梅县区松源镇慰问受灾群众及处于重灾区的神长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