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说当我们开始削减信德时,为信德讨价还价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在向出高价者出卖信仰,我们也开始走上了叛教的道路,背叛上主的道路。
不幸的是,在我们的时代却出现了无数遭受迫害、甚至殉道的例子,使得加色丁礼教会蒙受了苦难。教宗表示:散居他乡的加色丁礼信徒渴望与自己的根源保持牢固的联系,也渴望融入新的环境。
教宗的移民与难民日文告中也特别谈到难民和被迫移民者的处境,他们属于移民现象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宗写说:国际社会对这些逃避暴力与迫害的人担负了特定的责任。
福利枢机谈到骑士团的未来计划,包括在约旦耶稣受洗的地点建一座教堂,教堂四周也要建会院、隐修院和参访者中心。此外,福利枢机也提到要在约旦的马代巴城建一所大学。
仆人必须懂得等待,因为「忍受迫害和敌意是基督徒圣召的一部分」。当天福音比喻凸显出两种态度:「一方面是主人的目光,高瞻远瞩;另一方面是仆人的目光,看到问题。」
在本主日的福音里,耶稣援引上述的预言来开导洗者若翰。洗者若翰曾在犹太旷野宣讲,那时他遇见耶稣,认出耶稣是在他以后而比他更强的“要来的那一位”。现在他被捕了,被拘禁在监狱中。
无非是通过各种手段来追求快乐、享受、金钱、荣誉、地位;而他应许给人的是平安、喜乐,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却首先通过十字架、舍弃自己、宽恕、悔改、贫穷和受迫害来实现。
第三步:主耶稣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向他们说明默西亚来必须先受苦难才能进入他的光荣,说明他要建立的国度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并预言自己将以死亡与复活来证实他令人震惊的身份:他就是天主子。
传教是有一些要求的,即不为金钱和舒适生活所动,事先料到会遭拒绝,甚至受迫害。教宗说,传教士们必须以耶稣的名发言,不必担心是否取得成就。
基督徒,生者和亡者,特别是那些教难期间受痛苦的,都称为圣人。(见默16:6;17:6;18:24)对于已过世的圣人,圣经上的依据很少,但仍然令我们想象这些圣人们此刻正在天上享受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