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们也曾挣扎,也曾徘徊,有过左右为难的泪水,更有过踌躇不前的犹豫……直到有一天,他们的担忧终于被内心真平安抚慰的轻柔和那双充满喜乐的基督的眼神所战胜,那双钉痕的手叩开了心门
我们在经受考验时却总是封闭自己,在内心挖一条隧道,一段只朝单一方向伸展的痛苦行程,且在我们内心越陷越深。最大的问题不是痛苦,而是如何面对痛苦。孤独不提供出路,祈祷则不然,因为祈祷建立关系,予以信赖。
若“我们厌恶一个人,不喜爱他”,就要问自己“我内心是什么在作怪?嫉妒的苦恼在我内心增长,这是因为他有一些东西而我没有,或是我内心有一种暗自的愤怒?”教宗指出,我们必须“保护自己的心灵免于这种疾病”。
既然我现在不能实领祢,请赏我至少在内心神领祢的恩典吧!我拥抱祢,完全与祢结合,如同祢真实临在我心中一样。别让我再与祢分离!
“不要扼杀发自我们内心的恳求,也许一个人不相信天主,但很难不相信祈祷:它就是存在的,它以呼求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必须面对这内心呼喊的声音,它可能会沉寂很长时间,但终会有一天醒过来而呼号。”
所以那些潜藏在内心的善,若不用具体行动表现出来,那就与善行善功无缘。就像人有做生意赚钱的意愿,却不采取任何脚踏实地的措施一样,那肯定一无所获。
我由最初的接受现实,到认识天主,再到爱慕天主,我的内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说实话,爱慕天主真的太美妙了,他给予我几年来不曾有过的内心喜乐、平安和祝福,给了我完整的灵魂及全新的生命。
白天内心起伏的心思意念,像海浪退潮般渐渐平静了。主耶稣慈眼低垂,仿佛凝视着祭台上那枝斜插于瓶内的腊梅,那羊脂玉似的花瓣,如烟霞一般,缓缓的舒绽着……基督也在看花开花谢吗?
在科技空前发达的今天,在城市快速前进的时代,我们却在漠视着生命,没有去想生命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眼前的利益,为了自私的意念我们可以背弃道德,内心也可以变得僵硬,造成的结局往往都是悲惨的。
日常生活中,我感觉自己话挺多,一直不停的说工作、说孩子、说感受……有时,若瑟还没把话说完我就打断他,后来基本上他就不怎么说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次学习,神父说:让不爱说的多说,能说爱说的要保持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