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黑暗的时刻,祂总是与我们同在,与我们同行。最终让我们看到祂的临在。 教宗方济各强调说:当一切似乎都苦涩的时候,抱怨并不是好事,不仅对他人抱怨,对我们自己抱怨也是坏事。
(谷1:15)“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若8:12)”耶稣基督开始传报福音时,并不立即公开说明他的来历,他宁愿以事实证明他是真天主。
当暗夜堕入无边无际的黑暗,总有流星微弱的光亮划过,比如这位莱登修女的义举。最黑暗的一刻,也正是茨威格所预言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光亮即便微弱,也标明了一种对立的存在。
虽然最近有人把德兰修女所写的书信公开,里面透露了她对这个世界种种的痛苦与黑暗的感受,但是她还是忍耐着事奉神。
尼瓦科夫神父说:没有,反之这些会士们比以往更渴望留在这里。他们丝毫没有离开的想法。我们希望在这里为会士们修建一个家,为隐修士们建造一座更坚固、更宽敞的会院,好能接纳更多的圣召。
祈祷强而有力,祈祷战胜邪恶,祈祷带来和平。耶稣说: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教宗因此总结道:我们要祈求不存有怨恨的恩宠,为仇人和不喜欢我们的人祈祷的恩宠,以及和平的恩宠。
他说:事实是,他是教宗,人类家庭的象征人物之一,由他承认对这位女性所犯下的错,使之显得更为强而有力。这并非教宗方济各首次以人类之名向一位或多位受苦的人请求宽恕。
“我们要强而有力并毫无恐惧地说:‘上主,我们饿了,上主,祢的圣言能打开我们的封闭和孤独;上主,我们渴望兄弟情谊,而冷漠、失去信誉以及可耻行为不能满足我们的渴望,不能在我们的家中占首要地位
如果教宗方济各承担掌舵人,声音就会变得强而有力。
伯多禄是一块石头:在很多时候他强而有力和坚固的,纯真和慷慨的。他舍弃一切为了追随耶稣(参阅路5:11),承认他是基督,生活天主之子(玛16:16),跳到海里为了快点同复活的基督会面(参阅若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