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谈到洗者若翰对耶稣默西亚身份的疑惑和耶稣另辟蹊径的回答,表明天主的作风是慈悲的作风,勉励信众不要阻碍天主的慈悲,而应努力做天主慈悲的工具。
那麽是洗者若翰吗?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唤的是祂的这位朋友吗?显然这是极大的误解:耶稣没有请求厄里亚来帮忙,也没有请求洗者若翰的帮助;祂大声地呼求天父。但天父却缄默不语。
梵二以后,人们意识到圣洗圣事的新神学理论,就是:圣洗圣事本身就有圣职的基本要素,被公认为圣职的根源;所有神职和非神职人员都是一样分享了基督的先知、司祭及君王性。
后来我又得知她领了洗。这就是我的第一次福传,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非常的尴尬,今天我壮着胆子写了出来。“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看!
而当神父在候洗者的额上倒水并同时念“XX,我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你付洗”的时候,这时天主的德能也就真的借助水涤除了人的原罪、本罪及罪罚。
血,象征着圣体圣事,生命的源泉;水,象征着圣洗圣事;因着圣洗圣事、圣体圣事,我们得到永生。心,是爱的源泉;敬礼耶稣圣心、朝拜耶稣圣心就是朝拜天主对世人的大爱。
这位巴西主教也表示:“我们还要设立圣洗圣事和婚姻圣事的施行者,因为蒙度鲁库原住民大部分都领了圣洗,他们愿意让自己的子女领洗并在教会内结婚。因此,我们尽力让每个村庄都有这些圣事的施行者。
圣若望廿三世在梵二大公会议上发明了“穷人的教会”这个词汇,他所指的“不仅是教会内的穷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世界上所有的穷人,无论领过圣洗与否,他们都属于教会”。
参与是凭着圣洗而来的信仰的需求。教宗指出,圣洗“使天主子女具有同等的尊严,虽然他们有不同的职务的特恩”。因此,众人都蒙召参与教会的生活和使命。
我记得第一次与他们相遇是在一次为婴儿付洗的聚会上。令我惊讶的是,只有少数父母受过洗。我将其视为一种挑战,必须改变我事先准备好的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