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尤其“培养人际关系,维持教会联系,在相遇中始终重视人的特质”。“愿天主帮助我们珍惜他的见证!”真团结是信仰内的合一良十四世首先向非天主教的基督信仰教会和团体致词。
他的父亲是荷兰南部乡村的一位牧师,他也曾就读于比利时福音传道学校,并一度在矿区传教,期间,他身体力行践行爱德、传播福音。
他重述了耶稣同圣母和养父圣若瑟一起度过的童年,邀请信友们重新发现全家人一起祈祷的美好,称家庭是祈祷的第一所学校。教宗说:家庭是家庭成员组成的小型教会,那里该当是祈祷的第一所学校。
我们为联考做准备;而我们的学校生活又是在为日后的就业做准备;就业则是为了生活、为了贡献社会……至于我们今世的信仰生活,更是在为永生做准备。
我们新奥尔良总主教区和比洛克西教区的‘兄弟姐妹们’,被迫撤离了他们的办公室、圣堂、住宅、学校和修院”。
他们是圣若望鲍思高、圣犹斯定和圣若瑟加拉桑:第二世纪的圣犹斯定为了让基督徒更好地了解《圣经》而建立学校;圣若瑟加拉桑在1500年至1600期间开办了欧洲最早的免费平民学校;圣鲍思高则向青年传授工作技能。
唐斯尔主教办了一所透过Skype传授的要理讲授学校,因为教友们的住所距离堂区700公里。通过这所学校,我与他们有了非常实际的接触。
有本堂神父的话语鼓励和生活见证(见证激发圣召),加强家庭与堂区的关系,增强家庭的信仰活力;教区可以提供更大的舞台,使各堂区青少年增加认识,举办各种活动(教区与圣召家庭;教区与各堂区),提倡鼓励圣召,建立学生公寓、代替小修院的特殊学校
有本堂神父的话语鼓励和生活见证(见证激发圣召),加强家庭与堂区的关系,增强家庭的信仰活力;教区可以提供更大的舞台,使各堂区青少年增加认识,举办各种活动(教区与圣召家庭;教区与各堂区),提倡鼓励圣召,建立学生公寓、代替小修院的特殊学校
他的圣召于1975年至1978年在戈佐岛大修院期间开始成形,随后在马耳他慈幼会学校望会,然后在爱尔兰都柏林做初学。1980年9月8日,他在爱尔兰梅努斯宣发圣愿,成为鲍思高慈幼会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