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要离开纳匝肋、告别家人、放弃他的木匠本行呢?
教宗在接见中省思了福音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他说,这位撒玛黎雅人动了怜悯的心,接近那位“路边受伤的人”,因为“他的心是温柔的,不是僵硬的,他有怜悯的能力”。
我们海伦天主堂在今年4月6日圣周五的拜苦路礼仪活动中,排练了专门的拜苦路礼仪节目。由一位男教友扮演耶稣,整个场景再现了耶稣当年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走苦路,最后被钉,死于苦
福传始于复活主日早晨:当时,「玛利亚玛达肋纳遇见了复活主耶稣后,立即向宗徒们福传」。
这些图像体现了菲律宾最深的基督信仰根源:纳匝肋、十字架和圣神降临。玛利亚和若瑟在纳匝肋以爱教导耶稣圣婴,“你们也是如此,你们向小耶稣圣婴打开了你们的家门”,标志著基督宗教信仰进入菲律宾。
接着圣经记载他所做的第二件工作,“当时,在他们的会堂里,正有一个附邪魔的人,他喊叫说:‘纳匝肋人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竟来毁灭我们!我知道你是谁,你是天主的圣者。’耶稣叱责他说:‘不要作声!
而他的这些好品行却引起了撒殚的嫉妒。就在上主夸赞约伯的时候撒殚说:您给了他一切,而如果你伸手打击他所有的一切,他必定当面诅咒你。于是上主对撒殚说:他所有的一切都由你处理,只是不要加害他的身体。
笔者心语:谣言就好似撒出去的羽毛,一旦撒出,漫天飞舞,如若再想收回,可就难于上青天了。如此,我们在生活中,务必要三思而后言,特别是在当下这个被绯闻谣言充斥的社会,人们散布着许多损人害己的虚假讯息。
(梵蒂冈电台讯)坦桑尼亚莫罗戈罗(Morogoro)约旦大学从3月10日到12日召开英语专题研讨会,讨论本笃十六世的三部曲《纳匝肋人耶稣》中耶稣的形象和讯息,主题为祢到底是哪里的?(若十九9)。
葡萄牙里斯本天主教大学副校长暨圣座文化委员会顾问若泽·托伦蒂诺·德门多萨(JoséTolentinodeMendonça)神父在第一场默想中以惊叹的学徒为主题,省思了若望福音中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