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消息)黎巴嫩天主教马龙尼礼的宗主教斯菲尔枢机,上星期起在美国进行4度牧灵访问,并接受耶稣会的圣路易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
赠送给教宗救济所的这尊雕像是由青铜铸造,它的首个复制品於2013年被安置在加拿大多伦多耶稣会神学院瑞吉斯学院入口处,其它复制品现已被安置於世界不同国家,如澳大利亚,古巴,印度,爱尔兰,西班牙和美国。
耶稣会刊物《公教文明》总编辑安多尼.思帕达咯神父,在推出由该刊物印行的新书《中国的灵魂》中评论说:「双方过往的关系既深厚,也曾紧张和复杂。」他补充说:「因此这需要时间建立一种基于互信的友谊。」
会议由耶稣会中国副省区省会长成际理(P.FelicienPacheco,葡萄牙籍)神父主持,各修会的传教士殷铎泽(江西)、刘迪我(江苏南京)、潘国光(上海松江)、舍弥格(山西)、李方西(陕西)、汪儒望(
清同治六年(1867年),入徐家汇天主教耶稣会小修院。同治九年获神学博士学位,罗马教廷授予司铎职。
天亚社耶稣会吴智勋神父在一个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传福音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之余,「用优美文字表达我们的思想仍十分重要」。
这个由意大利电视公司保存的独特视频,开头是一弯新月,然后是教宗在耶稣会受托管理的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球;同时有另一组人员在进行电视直播,纪录这历史性的壮举。
耶稣会总会长索萨神父以及多个传教修会长上出席了首映式。同时,也旨在纪念圣伊纳爵·罗耀拉和圣方济各·沙勿略列圣品四百周年,以及耶稣圣婴圣女小德兰等圣人列品。(原载:信仰通讯社)
14日下午,先由耶稣会神父冈萨雷斯(JaimeEmilioGonzálezMagaña)教授作报告,论述为有效举行告解圣事而进行良心省察,以及对个人灵修生活的重要性;接着,3位见证人讲述他们在圣事中与天主慈父相遇的亲身体验
扬州天主堂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后由上海徐家汇天文台的法籍耶稣会神父刘德跃于1873年购地动工建造,于1875年初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