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主耶稣在身悬十字架的临终七言中,曾从内心深处向众人呼喊说我渴(若19:28),其中的奥义非常广泛,不仅是因为他在经受剧苦剧难、倾尽血和水(若19:34)后的实际焦渴,更是因为他联想到人类在他付出无穷大爱
在此,我们见到两种情况:一是卑微的牧羊人,兴高采烈地颂扬救主的诞生,喜滋滋地将这喜讯传扬;另是玛利亚将一切默存心中,反复思量。
教宗发表讲话指出,“你们继续去‘修复’救主耶稣基督的家园、他的教会。日前的阿布鲁佐省大地震中,许多圣堂遭到了严重破坏;你们亚西西的人是深知这意味着什么的。
她没有为自己索求一个类似于救主或共救赎者的荣衔。救主只有一个,而这尊号不可加诸于他人。玛利亚只是母亲兼门徒。因此,我们想到这位母亲,寻找她,恳求她。她是母亲,是教会的母亲。
纵观诸圣行实,无一不是因着对救主耶稣及其圣训的无限信赖,所以才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表现出可歌可泣的大无畏精神。
恐怕未必,儿女有病,甚或是急病紧病重病,首先想到的不是信赖祈求耶稣,而是进医院、找名医、挂急诊等,总是在本性的层面上千方百计寻觅救治的途径,忘记了投靠仁慈而大能的救主耶稣。
因此,建设一个与救主基督结合的团体,一个天主家庭的团体,若没有女性的直觉、母爱的本能及女性的殷勤,这个抱负将无法施展。
今年如同去年那样,当众人纪念救主受难时,克拉耶夫斯基总主教和拉韦利蒙席为大约3百名男女带去教宗的心意,人们称之为「轻柔的抚慰」。那是一个装有一张复活节贺卡、一帧教宗玉照和一笔款项的红包。
婚姻蒙救主所提升,具备圣事的尊严,婚姻是天主计划中的自然制度,是一男一女在爱情和忠贞上的终身盟约,引领他们走向成全与圣化,指向人类家庭的未来。」
通过圣周五的礼仪、朝拜十字架及拜苦路,使众教友信仰得到提升,准备好心灵迎接救主的复活。重走加尔瓦略山,感受耶稣受难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