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学习生活数月,我终于对英伦半岛的风土人情、民族传统和信仰历史开始有了些微认识了解;依纳爵神操则给了我一次终身难忘的灵修经验,在静默中与主相遇的经历让我刻骨铭心;一些新教不同派别的牧师和兄弟姐妹们与公教的神长教友一样
9月13日周五,在亚洲和大洋洲访问的最后一天,教宗将在“圣德肋撒”之家探访长者和病患,然后在“公教初级学院”(CatholicJuniorCollege)与青年举行跨宗教会晤。
来源:公教报
周守仁枢机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2025年复活节(来源:公教报)
公教传统认为三钟经的原作者为隐修士阿莱佐本笃(BenedictofArezzo,1190-1282)。13世纪的中末期,意大利亚西西的方济会士们在夜祷后鸣钟并念圣母经。
影片以本来是家境富裕的老东家范殿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以蒋介石国民政府在乱世之秋的不力表现、神父梅甘(Fr.Megan)、安西满及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TheodoreWhite
作为一名公教司铎,这些年来,我有许多机会聆听青年朋友们的告解和倾诉,并从教会神学与灵修的角度予以开导、指引。无独有偶,除了其他方面的困惑外,许多青年朋友都不同程度地经历着与性有关的迷茫、挑战和罪恶感。
全国人民慰问绥远抗日战士掀起了的高潮,罗马教廷驻华公使蔡宁主教也来绥远视察,慰问当地的天主教神职人员和教友,经归绥市天主堂本堂白祥神父的筹划,在“九·一八”纪念堂(解放后重建为工人文化宫),召开由全省中外神父,公教医院全体医护人员
受洗入公教,圣召领铎品。牧者带羣羊,和德共迈进。盛年怎重来,每日难再晨。岁月似流水,切记惜青春。祈祷常坚持,默想靠用心。培训多学习,提升藉殷勤。灵修须加强,信仰要寻根。发光照世界,作盐保纯真。
国父孙中山:一位虔诚基督徒的美好见证《基督时报》2016年11月10日参考首稿孙中山先生的宗教情怀《中国民族报》2016年11月8日宗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