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将临期第二主日的弥撒讲道中,对主日福音关于洗者若翰在荒野中呼唤人民悔改的事迹进行了省思。
今年的四旬期文告,我愿用一点时间来反省「施予」这件事,它代表一种帮助贫困者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克己牺牲的操练,我们自己摆脱对世俗财物的依恋。
要是我们迷失方向或不知道如何回应爱,对做牧人不知如何回应,或不能肯定即使在生命最恶劣的时刻,上主决不遗弃我们做孤儿,那么,上主会说:‘跟随我吧!’这就是我们的坚定信念。
教宗也将父亲的形象延伸至社会上,谈到青年感到被社会遗弃。他说:社会也时常让他们成为孤儿,不为他们提供前途的真相。
本着这份信赖,我们知道天主不遗弃我们。让我们满怀热情开始感恩祭典,坚定于信德。弥撒讲道中,教宗谈到信德来自天主,但人类理应回应天主的行动,与耶稣基督建立个人关系。
他们是宗教知识分子,他们有权威,用自己的理智所制定的伦理来诠释子民的要理,而不是藉着天主的启示教宗说:谦卑的子民被这些人遗弃和打击。今天,这些事也在教会内发生。
他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他所肩负的是我们的疾苦;他所承受的是我们的疼痛;……他被刺透,是因为我们的悖逆;他被打伤是因为我们的罪恶。
教宗引用他非常喜爱的其中一个基督徒希望的象徵符号锚;锚显示我们的希望不是空洞的,不单单依靠个人的意志力,而在於天主绝不遗弃我们的保证。
但文革受到严重破坏,16具传教士的遗骸惨遭拉走,遗弃于沙漠中。改革开放后,政府平反落实宗教政策,三盛公天主堂归还教会,并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又由相关部门划拨资金进行修缮。
教宗指出,「慈悲绝不遗弃落后的人。此时此刻,我们牵挂著全球疫情下缓慢而辛苦的复苏,而这其中暗藏著一个危险,也就是:忘记有人落后。冷漠自私的危害大过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