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多禄前书》将宗徒定义为“那些藉着圣神向你们传报喜讯的人们”(伯前1:12)。在这个表述中,我们发现基督徒宣讲的两个构成要素:它的内容,即福音,以及它的途径,即圣神。让我们分别谈谈这两者。
(依六6-8)教宗写道,谁若被天主的声音所吸引并跟随基督,他很快便会发现内心有一种克制不住的激情,渴望藉着福传和爱德服务将福音的喜讯带给弟兄姐妹。实际上,这就是做使徒的态度。
隆基神父建议参加避静的神长们在这几天当中静下心来,聆听天主的提问:不再是询问主耶稣,而是让耶稣来询问我们。我们不要马上急於寻找答案,而要停下来仔细思量祂的提问,福音率直的提问。
在第一篇读经里,我们看到复活后的耶稣将祂自己的权能完全传授给宗徒们(教会的代表)。宗徒们在民间行的许多神迹奇事,都是主耶稣生前行过的。
圣经章节:路19:1~10 匝凯的个子很矮小,熙熙攘攘的人群挡住了他投向耶稣的视线,但爬上路边的一棵桑树,使得他如愿以偿,而正是这个因好奇而付出的努力,给了他一个改变人生的机遇——耶稣和他相遇了!
(梵蒂冈电台讯)意大利籍耶稣会士索尔杰(BartolomeoSorge)神父日前出版了一本新书,题名为《耶稣微笑:偕同教宗方济各越过恐惧的宗教》;新书发表会于6月3日在罗马召开。
一、天父亲自作证:1.耶稣约旦河受洗:耶稣受洗后,立时从水里上来,忽然天为他开了。他看见天主圣神有如鸽子降下,来到他上面;又有声音由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然而,由于指责了黑落德王的罪恶,他被投入监狱。若翰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为一位伟大的先知准备道路,他也隐约知道耶稣就是那一位。然而,他已经在监狱了,怎么还不见耶稣的行动呢。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4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表示,当天福音凸显「耶稣的奇迹活动与唤醒信德之间的关系」,「治癒身体的目的在於治癒心灵」(参阅:谷一29-39)。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耶稣升天就是离开我们,到了另一个地方——天堂。其实,耶稣升天节的重点并不在于耶稣的离开,而是耶稣真正成为天地的大主,然后给了门徒们“往训万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