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发言者,罗马圣亚丰索学院的生物伦理学教授法焦尼神父指出:人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是一个公义的问题,天主创造了世界,并将世界赐给了所有的人,因此,基督信徒的生态观是个人责任意识,应该承认他人以及动物、地球等的需要
耶稣的降生,受难,复活堪称祂拯救人类的三部曲。关于耶稣的蒙难死亡,在我们每天信仰生活中,祈祷时经常地诵念:……我信其(耶稣死后)降地狱,第三日复活!
基督苦难主日全国神长教友第二个赈灾捐献日,得到全国教区、堂区、广大神长教友及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热忱奉献。
教宗省思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受难」。耶稣受伤的圣心流出血和水,彰显「天主由衷的温柔、祂为爱我们而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出祂「为了我们的救恩,必须承受多大的折磨」。
谈到教会的使命,教宗指出教会被基督的光照亮,教会不可幻想自己发光,绝不可。基督才是闪耀的真光,教会唯有在基督内生根,让祂照亮自己,她才能照亮每个人和每个民族的生命。
公元320年的今天,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圣妇赫利纳经过多方寻访,终于找到了当年耶稣曾被钉死在上面的那个十字架,并在耶稣受难的山顶上建造了圣十字架堂加以安放。
西非说英语国家的天主教主教们在一个公告中说,西非的基督信徒和伊斯兰教徒应该合作一同为当地的民族的幸福努力。
1.信德召唤我们接受真理,在天主和所有的弟兄姊妹前为此真理作证在这四旬期接受并活出基督所启示的真理,意思是,我们首先要接受教会历代相传的天主圣言并被祂触动。
宗徒们正是在与基督不断建立的关系中,体验到三位一体天主的临在,从而不断得到圣化,最终成为基督在世的代表。
耶稣告诉祂的门徒们,祂在复活之前必须先受难、被处死。教宗说,耶稣说这话是愿意让祂的门徒们了解,祂是受苦受难的默西亚,上主的仆人默西亚,而不是有无限权力的政治解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