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继续坚持辞职,公司不得已,给了他一个顾问的头衔,请他不要离开公司。因而如今他只在公司有问题解决不了时才去帮忙。天主与他同在!去年有一次公司需要他帮忙,有一个问题其他同事们无法解决。
你们真的不要我,就放了我吧!让我回到大地妈妈那里去,我好想妈妈啊!小伙子争论着怎么处理我,其中一个光头出了歪点子:“把它卖了。”另一个说:“卖给谁,谁要?”光头拍着胸脯说:“看我的。”
求你不要允许你的网破裂,求你帮助我们成为你合一的服务者!这就是我们十一亿天主教徒的新牧人“就职讲道词”的部分内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以耶稣的教导“牧放我的羊群”鞭策自己,不要害怕狼而逃跑。
他们以为不需要天主;他们根本不要天主。另有些人,他们的心灵也许也一样贫乏,是罪人,至少为此而受苦。可是他们期待天主。他们知道自己需要天主的慈善,即使自己对此没有明确的观念。
当忧虑和痛苦袭来时,不要胆怯,不要逃避,不妨换个角度凝眸远视一下人生,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生命中,也会硕果累累,你也是生活的强者。生命是公平的,它不会击垮我们每一个人,除非我们认输。
如果我们相信这一点,那么就不要急于跟他们说我们不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毕竟,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按照一个他们并不相信的天主的律法去生活。我们不能这么做,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不要一片死寂,那种死寂不是隐修院的静默,而是自私的无声:每个人只关注自己的事,要麽电视,要麽电脑,互相不交谈。不,我们不要这样的死气沉沉。让我们恢复家庭的欢乐,使之与时俱进。
笔者在此无意否定这些善功的价值和意义,更不是要贬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慎终追远和诸圣相通功的目的,但却吁请大家结合当今教会两大事件的意义,以一种新的精神和理念善度炼灵月,而不要一如既往地纠结在惩罚和救助的功利心态中
他引用当天礼仪读经所记述的祸根悲剧,勉励信徒要警惕划一思想,警惕世俗精神,不要拍卖自己的基督徒身份。
若望宗徒要我们警惕不要凡神就信,但要考验那些神,检验它们是否真的出於天主。这是若望宗徒教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准则。那麽,考验那些神是什麽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