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0日,狄总主教不慎跌倒送医,大家纷纷为其献祭祈福。熬了5个月后,今日老人家还是走了。今谨以十年前与其短暂相遇的经历及对其的专访来纪念这位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前辈。
毕竟,十字架是一种失败,一种跌倒!然而耶稣今天谈论他的苦难说:“人子受光荣的时辰到了”(23节)。他愿意告诉我们什么呢?
然而,在耶稣走向哥耳哥达的三次跌倒中,这位总主教让人隐约看到希望确实存在:在磨难中,对天主的热切祈祷减轻个人十字架的重担。同时,我们从基督身上学习接受脆弱,不因任何挫败而灰心丧志。
耶稣的仇敌也聆听耶稣圣言,可是他们接近耶稣是力图找出祂的错误,给他设圈套让祂跌倒,失去权威。他们绝不会自问:‘天主在这圣言内对我说什么?
教宗表示,法利塞人虽然在真理面前缄默不语,但在背后论长道短,试图让耶稣跌倒。耶稣斥责这种人,称他们死守法律,忘却了正义,甚至不孝敬父母,找藉口说自己将全部奉献给了圣殿。教宗质问道:哪个更重要?
而拜苦路即是体验耶稣受的冤枉,他的沉默、坚持,损去自己的辩解、软弱、脾气,并将此视为生命走向成全的历程,即使跌倒三次或者更多更多。
在天父怀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天主的诫命,有天主的陪伴,他们跌倒的机会就少,受伤的时候也少,只是,在天主的温室中长大的孩子,会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都是天主应该做的。
不把金钱、权势视为生命中重要的东西,不可因它们而跌倒,丧亡,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因为基督曾教导说:你们的宝藏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必在哪里。
因此,我们明白天主并不喜欢我们的骄傲,骄傲必然会使我们跌倒,尽管有时我们并没有在意。
这使我想起了“都灵裹尸布”上耶稣留下的痕迹:受难者的正面和背面都曾遭受鞭挞,他曾肩负过一种粗重的东西使肩部肿伤,曾被棘刺截入头部刺穿头皮和额,鼻和膝上都有跌倒的伤痕,面部曾遭殴打,被钉十字架上的身体从腕部流到手臂上的血滴符合被钉十字架时手臂位置的正确角度和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