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寻求成为一滴纯净的水,在此能照出天主的爱”(在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后的记者见面会,罗马,1979)。这正是她如此微小,却能行出伟大的善的原因:正如一滴水反映天主的爱。
事实上,尽管这是个纯宗教的仪式,却不仅仅是天主教会的喜事,因为德肋撒修女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1979年)、二十世纪最受尊敬的人物,她的形象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信徒的范围。
历尽艰辛来到我们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为了福传,想方设法,就是在临终垂危的时候还惦记着未成熟的中国教会;被称为“慈悲天使”的印度德肋撒修女,一生辛劳,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为垂死的贫苦人民服务,面对巨额的诺贝尔和平奖金都无动于衷
圣额我略高中由圣十字会于一八八二年创办,教学成绩优异,更因培养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特亚•森(AmartyaSen)及其他名人而闻名遐迩。
这是获得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肋撒修女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布恩施爱时所遇到的一些事情,细细咀嚼过后,我们不由得感受到,再简单的生命宴席,也会因爱而倍加丰盛。
德兰修女在1979年因她长期服务贫苦百姓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今日,她所创办的仁爱传教会在全球145个国家共有757个分会及4800名修女。
九七年辞世的德兰修女一生献身于帮助「贫穷中的最贫穷者」而深获国际赞扬,一九七九年更获诺贝尔和平奖。二月廿六日在新德里举行的颁奖仪式,约百名嘉宾出席。
这是一个由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组成的富裕家庭,她甚至与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有亲戚关系,即她的姨妈苏菲雅。姨妈也是一位护士,还创立了一家大型儿科医院。
在那里任何人都不能为他人做决定,包括死亡的方式;在那里,爱真的存在,幸福真的可能;在那里,那些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人终於且永远享有在大地上重生的机会(诺贝尔和平奖讲话,1982年)。
印度的德肋撒修女,把一生的精力,全部用在救助穷困、流浪、无家可归和有灾难的人,被称为大慈善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死后印度以国家元首的礼仪为她送葬,光荣了天主及圣教会,她是我们效法的最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