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最终事件,生理上的死亡,它也是我们当下就已体验到的现实——我们封闭自我,使我们无法感知生命乃是天主愿意赐予我们的永恒恩典。
这种见证并不封闭在基督徒团体内,也响彻团体之外,回荡在社会和公民环境中,呼吁人们不要树立隔墙,而要建设桥梁;不要以恶制恶,而要以善报恶,以宽恕回应冒犯,与所有人和谐共处。这就是教会!
第一个阻碍是封闭心门的诱惑。这就是说与自己的罪共存,将之淡化,总是为自己辩解,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这样一来,我们的心灵就上了一把锁,将自己禁锢在里面,做了恶的俘虏。
她因许多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而自我封闭,把自己关在「闲言碎语的小世界里,既封闭又缺乏眼界」。圣神接着催促斐理伯走上前去接近厄提约丕雅太监的座车。
耶稣今天对我们每一个人说:‘要勇敢,别向生活的重担屈服,别把自己封闭在恐惧和罪过中,而要到我跟前来!’教宗说:当事情不顺利时,停留在那里,躺在远处不动就错了。这似乎显而易见。
教宗说:“圣神鼓励我们走出自己、自己的封闭状态和本位主义,教导我们超越外表,并赠予我们祝福别人的机会…。相遇文化推动我们基督徒去体验教会怀著母爱去寻找、护卫和聚集自己子女的奇迹。
如此崇高的天主为了谁的利益自我贬抑呢?对祂自己肯定是毫无利益的,但我们若相信,对我们利益就可大了。」(《道理》185,1) 「我们若相信。」这就是信德的大能!
如此崇高的天主为了谁的利益自我贬抑呢?对他自己肯定是毫无利益的,但我们若相信,对我们利益就可大了。」(《道理》185,1)「我们若相信。」这就是信德的大能!
对恶的经验使我们的人性退缩进自我;我们或者试图自卫,或者试图反击,从而使我们心灵的基本活力,也就是我们对那来自外在、指导我们超越自我的召唤的回应停滞不前。
天主圣神催促我们走出自我,走向天主和弟兄姊妹,绝不可自我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