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道中,特别祝贺了新教宗方济各的当选,号召神长教友感恩方济各会士在太原地区播下的信仰种子,注重祈祷,保存并坚固信仰,紧随时代讯号,力行仁爱,见证信仰,做主的和平工具……
这次游行弘扬了基督的博爱精神,又通过义诊活动把这爱的种子撒向更宽、更广的田地。使基督的爱常燃不息。
静一静心,抛开罪过的乱石块,松软平整好土地,接受天露的灌溉,将永生的种子,深埋心间。以这样一颗心,去与那颗心相碰触,让祂爱的电流,游遍全身。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了!——信德如是说。
为答复上述问题,让我们一起来默想福音的三个场景:其一为耶稣在纳匝肋的会堂开始公开传教(路四16-30);其二为耶稣在复活后与前往厄玛乌的两个门徒同行(路二四13-35),最后是撒种者与种子的比喻。
在慈善救济方面,教会制定了农民救济法,春天给农民发放种子,冬天发放粮食、棉衣等,并建立孤儿院,收养孤儿。在教育慈善工作方面,教会通过兴办学校向民众普及知识,为中国教育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把自己的生命化作一粒种子,冲破罪恶的封闭。把充满爱的福音带给世人,抵挡世俗的侵袭。面对痛苦与磨难,你永不退缩畏惧。面对坎坷与险恶,你从不轻言放弃。因为你深深知道,只有战胜了邪恶,教会才有朝气与活力!
把自己的生命化作一粒种子,冲破被罪恶封闭的土地。你用充满激情的热火,带给世人抵挡世俗的勇气。面对痛苦与磨难,你不会退缩、畏惧。面对坎坷与险恶,你也不言放弃。
我衷心地感谢神父和修女们的深切教诲,感谢她们把信仰的种子播撒到我们心田,让我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的人生开始变得神圣而伟大。从此我便有了依靠,有了精神支柱。
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召开第40届会议时,教宗曾致函表示:为了鼓励各国政府,我愿意为粮农组织向农村家庭提供种子的计划尽一份力,这些家庭生活在遭受冲突和乾旱双重打击的地区。
与会者在发言中一致表示,教会历史中历来存在这一神学的种子。但仅在若望•保禄二世在职期间、在世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得到了发展。而恰恰是世俗化的发展,也决定了教会的福传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