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有许多教友不读圣经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读不懂;二是做不到。实际上,这两个理由都是谎言,背后真正的原因是懒惰。这种话正是主耶稣比喻中那个可恶又懒惰的仆人(玛25:26)常挂在嘴上的。
光阴是宝贵的,但它会因你的懈怠而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懈怠也会在一天天成长,自己想做的事,一个理由足矣!不想做的事,会说出这也不可能,那也做不到的千百个理由,福传大业也会因着我们的懈怠而贻误战机。
理由何在呢?答:特利腾大公会议指出,在没有严重,而只有轻微罪的情况下,圣体能除去这个罪。罪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罪不仅客观存在,也涉及人的意向和良知。
关于圣公会领袖前来罗马会晤教宗的主要理由,可以想象得到的是罗恩总主教愿意亲自从教宗口中知道教宗颁布谕令的宗旨,以及天主教对圣公会的立场有没有改变的问题。
基督信徒必须像基督一样,先走出第一步,去会晤他人,提供修好,甘于承受放弃自己的理由所带来的痛苦。
我们认为,辅理修士圣召下降的理由之一,正是教会对辅理修士这一度献身生活的基督信徒的形象未能加以注意,无论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还是大公会议后的文件都未提到这种圣召的重要性。
教宗这样说:“没有任何的理由可以让人推卸福传的使命,也没有任何比这更重要、更急迫、更美好的事情。”
人们有一个共性:你心目中渴望的事,会找千万种理由,并用多种方法手段去做;你心目中毫无挂念,甚至不愿让进入的事,则往往会找万千条理由将它推托。
因此﹐新福传就像一道出口﹐为那些因为各种理由而一度离开教会的人﹐提供他们重新发现教会之美、信仰之美的机会。
教宗通谕一般作为教皇正式训导的途径以特殊的时代问题和具体的理由为前提发挥作用。从良十三世(LeoXIII)开始教宗通谕成为教会主要的宣扬福音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