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微是成绩好的孩子之一,当她征求父母的意见时,父母非常支持,因为他们觉得进教是让人为善的,长大后可以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人。就这样,韦微和另外二三十个孩子一起接受了洗礼。
到了孙女一代,生于国泰民安的年代,父母为她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独生子女,不是公主,就是王子,节俭勤劳已是个陌生的名词。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养。在一些学校育人一课缺失的时候,常常需要父母给孩子补齐这一课。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正是很重要的一环。
先后一个月失去了我们亲爱的90岁高龄的二老,我们一下子失去了太多,没有了父母的关爱、叮咛和罗嗦,没有了单位同事的羡慕目光。同事们经常说,你真有福气,有一对长寿健在的父母。
自从父母去世,我们兄妹五人相亲相爱,相互照应从未间断,哥哥姐姐们更是传承了父母的善表,对我这个最小的妹妹给予了莫大的关爱。有时我就觉得哥哥姐姐们就像当年爹妈一样般的关爱我,让我倍感温馨。
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父母在世一样克尽孝心。不但要为去世的先人、父母祈祷,也要将这一份孝心在信仰生活中体现出来。
儿女也正是在父母不断付出爱的环境中长大,这种爱包含了多少欢乐、劳苦、牵挂与无奈。对儿女的爱可以使父母不忌脏累,不记得失,甚至付出生命。
王俊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祖辈都是热心教友,他父母这一代正好经历了文革,信仰断了层。在他三岁时爷爷便去世,家里请教友为爷爷念经,小小的王俊却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念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诵。
父母的榜样,是孩子最直接的“课本”。若夫妻之间常常争吵,孩子很快会学到冷漠与暴躁;若夫妻能彼此尊重、彼此扶持,孩子自然会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到仁爱与忍耐。
今天,“天主教聊城敬纳养老院”为修道者及其父母们解除了后顾之忧。这座特别为修道人的父母开办的养老院,环境优美,设备齐全,设有单人和双人套间,属中国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