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耶稣要求我们为他人服务,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一样」,照顾路边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教宗强调,「在人生道路的旁边,有些跟我们一样的男女、有些老人和小孩透过眼神恳求我们伸出援手」。
德肋撒修女领洗姓名叫阿格蕾丝,1910年生于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斯科普里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成为修女。她用毕生的精力从事帮助穷人和病人的慈善事业,并获得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
主日的福音记载耶稣在井旁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耶稣的举止克服了敌对障碍,祂与撒玛黎雅妇人的对话打破了当时社会对妇女持有的偏见观念。教宗在讲话中,着重提到耶稣说的那句话:请给我一点水喝。
为迎接10月19日,印度加尔各答仁爱会创始人德肋撒修女封列真福庆典,修女圣髑和私人用品,即将在现任仁爱会总会长米尔马拉修女的陪同下,从加尔各答起程前往罗马。
献身给贫苦大众是天意德肋撒姆姆,1910年8月27日出生在今天的马其顿共和国的首府斯科普里。
生前,德勒撒修女率先踏上前苏联的土地帮助亚美尼亚地震灾民、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的受害者。俄罗斯天主教徒与普世教会和全世界一道,举行隆重活动纪念加尔各达的真福德勒撒修女百岁冥诞。
天主教会正式宣布德肋撒修女为圣人,意思是说她是我们天主教友的模范,值得大家向她学习。我在22年前曾经在加尔各答见到过德肋撒修女,也写了一篇文章叙述我当时的感想。也许我们可以看看她到底是如何的特别。
在温州龙港堂区,有一位有着龙港的德肋撒美誉的姐妹——王路济亚,一直以来以印度德肋撒修女为榜样,无私奉献,默默塑造着天主好儿女的形象。
慈悲是一种召叫,召叫人成为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牧人尤其应当接纳所有的人。我们面对共同的挑战,婚姻的宗旨、生育、教育、一致性和独特性等等。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婚姻是不可拆散的。
基督召叫我们照顾好自己、我们的健康并且与他人相互照顾,就如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所教导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