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斯沃斯的居民们,你们证明了这片文明摇篮之地仍然跳动着一颗人性的心;这人性懂得首先把难民视为弟兄姐妹,愿意建设桥梁,拒绝以树立隔离墙求取心安的幻想。
祈祷与合作意愿着眼於一种真正的和平,而非幻想。和平意味着宽恕,源自祈祷和皈依,由内而生并因天主之名去治癒过去的创伤。和平又意味着接纳和乐於对话,走出封闭。
多少次,或许在生命结束时,我们会怀疑:‘我所相信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呢,还是幻想?’这是反对信德、反对上主的诱惑。愿伟大的若翰在跟随上主的道路上帮助我们。
他梦想过一些事,但那是希望的梦想,并不是疯子的幻想。教宗解释道:亚巴郎得子後,孩子长成少年时天主却试探了亚巴郎,吩咐他把自己的独生子献为全燔祭。亚巴郎服从了天主,在希望中前行。
福音中耶稣派遣门徒去传教,祂没有用唾手可得的成功幻想哄骗他们,而是明确提醒他们宣讲天主的国总会受到反对,他们因此将被众人所恼恨。
世界时常以各种方式设法让青年闭口,使他们麻木不仁,隐而不见,使他们的梦想成为低调、脆弱和悲哀的幻想。
教宗强调:“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学习承认自己过错的能力,放弃自认为无辜的幻想,学习做补赎能力,让自己接受改变,接纳他人,让天主赐给我们自我更新的勇气和力量。”
但是,这种幻想迟早会消失。人性就是一个呼求,有时会变成呼号,并常被拒绝。‘灵魂好似一块干旱枯竭的无水天地’(参阅《圣咏》六十三2)。”“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着忧郁、孤独的时刻。
这不是捏造出来的美满结局、不是虔敬的幻想或虚假的安慰。不,这是真理,是纯然的事实,是跟圣母升天一样真正活生生的现实」。
通常人们只看到花朵开谢乃至人生聚散、成败得失等现象,因而追悔过去或幻想未来;而随着基督启示的目光,我却能从花开花谢开始,透视现象背后“虚而又虚,万事皆虚”(训:1:2)的真理,反观自心,找到生命真正的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