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活动开始,由修会会长李亚楼修女致贺词之后,全体神长教友以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为修女祝寿。
主教指出:“书法与绘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与精髓,我们教区从2016年至今,曾举办了大小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六届书画展,收到了不同凡响的社会人文效应,也助推了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故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父母先祖的身后之事不可谓不重视。此外,不论本土宗教道教还是外来宗教佛教,在此种思想影响下,也都对先人身后之事做出符合本宗教信仰的阐述,并藉此深入中国老百姓的心灵。
故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父母先祖的身后之事不可谓不重视。此外,不论本土宗教道教还是外来宗教佛教,在此种思想影响下,也都对先人身后之事做出符合本宗教信仰的阐述,并藉此深入中国老百姓的心灵。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独一善的文化。古代哲人们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此才有《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论调。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人后天因原罪而来的自私、贪欲、邪念等本性。
在教宗方济各颁布了《众位弟兄》通谕后,中国河北省神哲学院教会历史学教授韩清平神父,最先读到了英文版本,他从教会的训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四海之内皆兄弟“理念,撰写了一篇读后感言。
交流中使人经验到,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在中福传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走了一条本地化或叫中国化得道路,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礼俗,从根深蒂固的中国儒家文化中,找出为我所用的福传文化与伦理基础,并巧妙利用这样的文化与伦理的表达方式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彭神父阐述了宇宙唯一真神天主的原有启示,早已渗透我们优秀而深邃的中华文化之中。厘清了各教派的真伪,点明了其历史源渊。使学员们明白了耶稣基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现在中国处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时期,我们更应该从传统文化、国民心态、社会凝聚力和价值观这些层面来研究宗教。今天我们谈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甚至政治建设,其中就有很多同宗教相关的东西。
深刻揭示了《圣经》和中华传统文化是相通的。随后,几位老会长进行了分享。83高龄的王金高先生,回顾了教会的发展和教友们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