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德肋撒修女以福音的这一页作为她人生的向导、成圣的道路,我们也可以这麽做」。教宗方济各将於9月4日册封德肋撒修女为圣人。第四个关键词是家庭。
我曾看过一本书《深度人生》其中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神父问作者:“现在的教友,请他们来读经,推说没时间,就连主日弥撒都毫无兴趣。”
我是浙江海宁长安镇人,祖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我家就在天主堂的围墙内,我们姐弟四人一出生就领洗奉教。读书时,逢大瞻礼向老师请个假,跟着大人到教堂,那时长安天主堂亮丽辉煌
迷宫和明阵有如人生,是生命的一个隐喻。它们的曲折与转弯,可以看作成是我们每天面临的挑战和障碍的写照。在我们的职业工作和人际关系中,曾经迷失过多少次呢?
感谢他们的辛勤培育,让我走上福传的道路,让我的人生从此告别了空虚,充满了精彩。感谢主的恩典!
托尔斯泰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关于一位皇帝的三个问题。一天,有位皇帝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三个问题,只要他知道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他就永远不会再有任何烦恼:做每件事情
林艾雯修女在经历痛苦时选择了超越,在严重打击下悟出了四道人生,分别是:道爱道歉道谢道别。为了更多地了解林修女的人生,我们从她的圣召谈起。
北京西堂的宋玛利亚的亲身经历印证了这一事实,信仰让他的人生悄然生辉。宋玛利亚1963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半教友家庭,母亲是教友,父亲是非基督徒,领洗之前对信仰没有兴趣,对教会毫无认识。
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3日上午,在结束退省活动时发表了讲话,他谈到人生可以是一条幽暗的隧道,但是有信仰的人能够看到天主的光和世界上的美好事物。
教宗写道:「我们自身和人生计划的实现,并非我们独自决定、盘算的成果;相反地,这首先在于回应高天对我们的召叫。上主给我们指示该去的彼岸,并且先赐给我们上船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