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讲话的主要内容是当天主日弥撒福音所记述的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他说,今天的福音章节记述了圣母拜访表姐依撒伯尔的事迹,表达了款待的美好:哪里有彼此款待、聆听、给他人留出空间,那里就有天主及来自祂的喜悦。
这次避静学习的主题是撒玛黎雅妇人——福音中记载的关于耶稣基督救赎一个撒玛黎雅妇人的故事。通过一天的课程学习,以及课后深入的分组讨论,对于耶稣基督救赎世人的慈悲,大家感受良多。
辅祭高举绑着圣枝的十字架,神父在后,唱经班、教友人人手拿着圣枝,高唱贺撒纳、贺撒纳游行,开始由小堂到大堂正门入堂。
在纳匝肋到白冷这段漫长劳累的旅程之后,他目睹了默西亚在马槽的诞生,因为「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参阅:路2:7)。
乙:(高高兴兴唱着圣歌唱阿肋路亚赞美主!唱阿肋路亚赞美主!唱阿肋路亚、唱阿肋路亚、唱阿肋路亚赞美主!昂首挺胸上场,与低头弯腰的甲相撞)噢!宏伟哥!原来是你!
当天取自《玛加伯书下》的第一篇读经,讲述年迈的厄肋阿匝尔「不因世俗精神而动摇」,反而对「划一思想」的背教宁死不从。教宗引用这段经文,再次劝勉基督徒警惕世俗生活的种种诱惑。
通过对三圣的研究学习,使大家更多地去了解这些圣人,让他们的嘉言懿行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不断地延续下去,使他们的圣德之花开遍中华大地,同时借着对他们的认识,来疗愈我们的心灵创伤,解答我们心灵的困惑,这也是在大德兰
禧年诏书提及圣经宣报禧年时,宣告“大地所有居民自由”(肋25:10)(同上)。
「因为土地是我的;你们为我只是旅客或住客」(肋廿五23)。肋未纪所记载的上主的这些话,包含圣经中大禧年的基本原理,为亚巴郎的子孙来说,也正符合他们的觉察:他们是应许之地的旅客和朝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