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圣人,将他自己应继承的遗产全部给了弟弟之后,竟非常豪爽地说:现在我们谁更富有呢?当然是我!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如果我们处理好了情理,那我们就可以无往而不胜。夫妻之间当然以情为本,情在两口之间占着绝对的优势,这时也就无所谓理了。如果夫妻之间没有一点情的话,则他们的夫妻关系也就名存实亡了。
教宗说:这让人想到那些无法忍受婚姻和家庭生活之旅的夫妻。旅途的艰辛变成内心的疲惫,失去了婚姻圣事的味道,不再从圣事之泉汲水。日常生活变得沉重不堪,甚至‘令人作呕’。
教宗说:今天的礼仪使人想起圣经中最感人的话之一。这段话圣神藉着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二部分,也所谓的‘安慰书’的笔墨赠给我们。
天主教会在天主圣神的光照指引下走了两千年,作为人的团体难免沾染灰尘,难免把习惯当成必然,难免把人的传受当成不能改变的天主的话,我们应当常常在圣神的光照下,对照圣经,对照初期教会反观我们的信仰,初期教会应当成为我们信仰的一面镜子
一、辅祭员,你知道自己是谁吗?如果有人问你们这个问题,你怎样回答呢?你们知道你们在教会中有着一个特殊的地位吗?
要知道,我们人有两个末日:一个是自己肉身生命结束的日子;另一个是主第二次来临,我受公审判的人们所谓的“世纪末日”。这两个末日,主既不预告,我也无法预测。不是吗?
人的一生,不知道要遇到多少艰辛和坎坷,还有各种厄运不幸,就因为有那火焰般的烧在内心的希望,不甘心让暂时的挫折束缚了前行的脚步,从而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锲而不舍地寻觅和追求。
冗长的假期里,穿梭在红尘中,不免心染微尘;尘世的挂虑、一切的是非,使人难以进退;个人的限度、软弱,家庭、社会、教会各样的困难编织成一曲晚笛,吹奏那一首熟悉的乐章,让人陶醉而又心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但这些外在的需求却又很容易以自我的经验和观念判别事情的真伪,以至于在生活的激烈竞争中让人的精神变的扭曲和异化。以至于忘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样严肃的人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