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芬教友访谈问:先谈谈你和你的家庭情况好吗?杨丽芬(以下简称“杨”):我出生在一个天主教的教友家庭里。父母是非常热心的教友,他们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去世。
他宽宏大量,对北京教区每一个神父、修女、修士以及教友宽容爱护,竭尽心力维护每一个神父和修女的形象和圣召。他提出服务意识,身体力行,关心弱势群体,提供很多的帮助。
由金鲁贤主教主持的在山顶圣母大殿的感恩祭献本报讯(吴仁杰)2007年5月23日,上海市天主教界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及教友计有1500位都聚集在佘山举行朝拜圣母、恭敬天主的一系列礼仪。
在传统的观念中,修道圣召一般是出自那些世代信教,事主虔诚的教友家庭中,然而,今天我们更多地看到圣召之恩也惠及了教外家庭。陆海涛,山东人,自幼成长在一个世代教外人的家庭。
教友随即排着长长的队伍,刘神父扛着大木十字架,陈梅修女以及杨少芳教友领经,拉开了朝圣活动的序幕———拜苦路登山。
这次避静由北京教区教会法博士赵建敏神父、美国在石家庄工作的李国华教友以及在北堂教友杨二祥为主讲老师。
神父听告解,教友办告解时均戴口罩,鼓励送圣体员和司铎在送圣体时带口罩。香港医生莫俊强教友认为这时候“戴口罩是爱德的表现。”
殡葬弥撒由汾阳教区霍成主教主礼,来自汾阳、晋中的33位神父共祭,并有修士、修女以及上千名教友参礼。
1675年柏应理(P.FilippoGouplet1624--1693)出版了《永年瞻礼》三卷供中国教友常年使用的瞻礼日历。
1675年柏应理(P.FilippoGouplet1624—1693)出版了《永年瞻礼》三卷供中国教友常年使用的瞻礼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