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感谢这些人,因为他们没有向恶的势力屈服。现在,他们在我们面前就像黑夜中的光亮。(奥斯维兹,2006年5月28日)。
教宗说:「这是流放的结束,向我们开启一扇大门,走向自由,走向复活、从恶中获得拯救的新事件!」 我们和门徒一样,需要领受天主的光。就是在团体或个人的祈祷中,人能与主相遇。
简单的说人有「扬恶隐善」的习惯,这也是人自私的本性,总希望自己高人一等,如果别人有了优点,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嫉妒心理。耶稣基督,则隐恶扬善,不管什么人有了长处,都给以赞扬。
鬼鬼祟祟的试探者不直接将人推向恶,而将人推向虚伪的善,使人相信真正的现实就是权力,且是首先要满足的基本需求。。
一位母亲从不教子女向恶,只教子女向善,而教会也是如此。
(肋19:18)约瑟夫·F·纽顿博士在自我反省中说:“人性中搀杂着伟大与渺小、善与恶、崇高与卑微。”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有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过失,谁能保证自己的一生不犯错误呢?
正当恶众大声讥笑咒骂耶稣时,右盗却相信他是救世主:“耶稣,你到了你的王国,请记我一念。”他的信德何等坚强,超越了当时在场的所有群众。耶稣对他说:“我切实告诉你,今天你就要和我同进天国。”
只要我们常常能够善用由圣体圣事所获得的恩宠,在不断依赖和祈求圣神的莅临眷顾中反复借着以人为镜或血的教训,连续不断地自查自省,用主耶稣的训谕对照自己,那就一定能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对症下药,迅速彻底地改恶迁善
我们有时处在这两个逻辑的十字路口上:一边是法学士,他们为了排除危险而远离患病的人;另一边是天主,祂慈悲地拥抱并接纳罪人,把恶转化为善、定罪转为救恩、排拒转为宣讲。
而且天主乃是至公义的(多3:2),有善必赏,有恶必罚(玛10:42),所以我们都该百倍警惕,千万不可疏忽大意,一味地追求与永生无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