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本笃十六世接见度奉献生活人士
2007-02-05

教宗表示,度奉献生活的人是个“对立的记号”,因为“他思想和生活的方式往往违背世界的逻辑。”教宗进一步说道,奉献生活是“天主的恩典”,“是天主根据自己的计划使它圆满地完成的首要地方”。

论人的良心
2007-03-29

即使是社会力量或团体的共同利益,也只能辖管人的外在行为,而无法束缚人的内心世界思想,往往是使人的内心感到道德上的责任,良心的不安和精神上的约束。  

谈圣堂中的仪表
2008-04-24

来之前应有一种渴望,有充分、全面的思想、行动的准备。如:停止正在进行的工作;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关闭或将手机调成震动等(避免给自己或别人制造分心机会);此外要带好经本、念珠、圣经等必要用品。

澳大利亚:准备迎接教宗到来
2008-07-11

他们不是来这里举行万国博览会,因为万国博览会还是以介绍个别国家的特色为主流,但世界青年日则是人类不同的语言、思想、文化、传统,在基督信仰的感召下,彼此共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另一种更高尚、更完美的境界

写“人”仅两笔,做人需一生
2011-02-16

人生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包括思想和肌体。新的不断滋生,旧的不断淘汰。人只有不断接受、吸纳新生事物,不断批评、抛弃腐朽渣滓,才能推陈出新,健康成长。一撇写前进,一捺写后退。

教宗公开接见:节制的美德平衡有度、带来幸福
2024-04-18

教宗从古人思想和《天主教教理》出发,指出对古代希腊人来说,「锻炼美德是为了得到幸福」;节德不会使人生变得灰暗、缺乏喜乐。自制力和节制有度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认为,节德的意义在于「控制自己的能力」。

教宗方济各:《最后文件》应被视为宗座训导予以接纳
2024-12-02

事实上,该文件本身“就是实行罗马主教真正训导的一种形式,其中具有新意”,但文件符合教宗方济各在2015年10月关于同道偕行的思想,为“理解圣统制职务是适当的诠释框架”。

精神的贫穷更可怕
2017-05-24

精神沦丧,道德败坏,没有信仰追求,人们思想混乱,无罪恶感;人们崇拜偶像,迷信明星、名流……人生价值观扭曲,人生意义迷茫,世人无思想、无理想、无人生正确追求。

教宗方济各2024年1月28日主日三钟经讲话:提防束缚我们心灵的锁链
2024-02-06

它们威胁自尊、宁静、选择和爱生命的能力;还有一种锁链是“害怕”,它让人用悲观主义来看将来、易躁而常归罪于他人;然后还有一种很邪恶的锁链是权力的崇拜,它产生冲突,用武器杀人或服务于经济上的不正义、操控人的思想

教宗移民和难民日文告:他们坚忍不拔、信赖天主、见证望德
2025-07-28

教宗良十四世在第111届世界移民与难民日文告中引用了保禄六世教宗的这一思想,勉励基督徒弟兄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