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撰写14处苦路默想的法国籍圣经学家佩尔蒂埃(Anne-MariePelletier)女士以现实生活为题材,阐述天主在耶稣的死亡中彰显祂对人类的大爱。
信德讯5月12日,呼和浩特东堂的神长教友隆重庆祝主耶稣基督升天,本堂巴日苏神父在讲道中阐述了耶稣升天的奥迹,鼓励教友们“接受主耶稣交给我们的命令,去传扬主的福音”。
根据复活八日庆期第四天的福音记载,两位厄玛乌的门徒在耶稣死后离开了耶路撒冷。教宗说,这两位门徒感到恐惧,所有的门徒也感到恐惧。两位门徒在途中一直在谈论刚刚经历的事,而且心中充满怨言,甚至不停地抱怨。
——记山西艾士杰主教当时残酷迫害传教士的现场实况,竟被一位在太原任职的六品武官李泉石详细的记录下来。
这里是比约神父从事他作为方济各加布遣会士的传教工作的地方,也是他去世的地方。他是于1968年安息主怀的。欢迎教宗的人预计有3万人,另有550名警卫人员维持秩序。
教宗本年二月主持公开枢密会议后,宣布把六位真福册封为圣人,他们分别是澳洲的耶稣圣心圣若瑟会会祖麦琪乐修女(MaryMacKillop)、西班牙的耶稣孝女会会祖耶稣·玛利亚·甘第达
四旬期就像是与耶稣穿越沙漠的旅程,教宗本笃十六世告诉他3月18日星期日前来参礼观众们。
1903年,他与耶稣会士合作,创立了震旦大学。1905年,他又与其他名人佳士一起开设了复旦大学并出席首任校长。1911年,他重拾政治生涯,随后在1920年至1936年再次隐归徐家汇。
教宗表示,这消息是耶稣爱的表达,是“生活中最伟大、最真切的现实,是一个积极正向、光辉灿烂和美好的现实!”教宗接著从这两位门徒在两段旅途中的对比,谈到了今天生活中也有两条相反方向的道路。
在前天介绍捷克籍当代神学家哈里克神父对“……战争后的宗教角色所做的展望”一文中,提到教会在教宗推动下的革新时我这样说:“我们在基层教会团体中的神职人员、修会会士和平信徒们,愿意为推动和建设‘结伴同行’的教会做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