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祈愿,复活主恩赐的圣神,“扶助并引导在这道路上行走的整个教会”。(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教宗在讲话中强调,我们都获得了成为天主爱子的伟大恩赐,因而也蒙召去与他人分享祂的喜乐。教宗首先讲到:“我们今天在此,在主内重新发现我们的美好,因耶稣之名而喜乐。
他在弥撒讲道中省思这次圣体大会的主题“住在我内”(参阅:若十五4),强调耶稣的使命来自天父的恩赐。枢机表示,“耶稣受父的派遣,成为奉献给他人的恩典”。
教父热罗尼莫也曾提及犹达曾到今日土耳其境内,因治愈国王押迦的重病,而将土耳其人民带领归主。最终因在波斯传福音,致使当局不满,遂遭钉十字架处决。
这传教使命带来光明、祝福、活力、提升、治愈和释放。”(《福音的喜乐》,273)福音中关于此经历的描述,是前往厄玛乌的两个门徒。他们在路上与复活的主耶稣相遇后,心是火热的。
这个人能治愈病人,嗯,他有这般才干、这种德行,能治愈病人。可是在他心中有爱吗?有爱德吗?如果有,那好;如果没有,他对教会无益。没有爱,一切恩典都无益于教会,因为没有爱的地方就是空虚,被自私填满的空虚。
1996年12月,澳大利亚所有教区通过了《走向治愈》文件,并于1997年3月实施。
除非我们开始治愈后者,前者才能被治愈!弟兄姊妹们,让我们努力使内心的混乱成为圣神的明朗。是天主的能力行此事,让我们敞开心扉,从而天主能行此事。愿这个反思能燃起我们对造物主圣神之体验的渴望。
看到这么多的家庭把子女作为天主的真正恩赐而予以接纳,令人感到安慰并怀有希望。他们知道每个子女都是一项祝福。教宗提到,有人说多子女家庭和许多孩子出生是导致贫穷的原因。他表示,这是过于简化的观念。
教宗指出,度奉献生活者经由这项规则能获得智慧,一项实际行动的才能,它是圣神的恩赐。它的显著标记就是喜乐。教宗继续用献耶稣于圣殿的画面,将年轻的玛利亚和若瑟以及年长的西默盎和亚纳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