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信仰伊始,念珠就在信仰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试问哪个教友没有至少一串玫瑰经念珠呢?老教友们甚至会有好几串不同式样和材质的念珠吧!圣母之泪念珠我的第一串念珠是自己做的。
在教会网站、报刊看到一些帖子和文章,或对神职人员的爱财、好奢华和贪图享受表示困惑,或对圣召路上遇到神职人员太过世俗表达愤怒,或对教友在教会中喜欢说三道四进行批评,或对教友信仰冷淡有所责备…
从慕道时起,就一直在接受这样的信息:这个信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福祉,是需要你去生活的,它是一个活的信仰。
所以,我们尽可能的去了解一些教会宣讲的最基本的信仰,三位一体的道理……这是教会历代以来信守的一个信仰核心。
为了保护信仰,也只好如此。家里长辈给我述说这段过去的故事的时候,总感觉太姥姥上演了一部家族版的昭君出塞。从深宅大院下嫁到独门小户,物质生活遭遇滑铁卢,但是夫妇二人琴瑟和谐。
我知道,他现在只懂得赚钱,对信仰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兴趣。其实,这样的人在我们教友中为数不少:有的教友活到六七十岁,没有办过一次神工,平时大瞻礼都以自己有事为由不去参加,更不用说主日了。
有一天他终于跨进了教堂大门,当看到神圣的教堂,看到祭台上的主耶稣好像在向他招手,他控制不住自己,双膝跪在天主台前……那个买鲜花的小姑娘成了他信仰的引路人,让他认识了两位热心教友
因为我无法替不诚实的人伸冤,那会违背我的信仰良知。
牛志仁自幼受到良好信仰熏陶,尤其是爷爷牛文秉的谆谆教诲使他受益终身。奶奶死后,爷爷将大部分家产献给了教会,辞去本村会长职务,到洞儿沟方济会作了助理会士,一生走遍全省传播福音,劝化教友无数。
她说:“我们每天看《圣经》、祈祷是和天主进行交流的过程,通过学习和祈祷,不仅坚定自己的信仰,感受天主的圣爱,也可以让我们好好反省自己一天的言行,那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