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曾在济南教区《光华》报(2013·11·15第6版)看到田海军神父的一篇文章,题为《三不过神父》,阅后感触颇多,且为他不过生日、不过本名圣人瞻礼、不过晋铎纪念日,而只想做一名普普通通名副其实的神父的勇毅坚持而拍手叫好
教堂内座无虚席,王神父站在祭台上,用浑厚的男中音,满腔激情地咏唱,如天籁之音,在堂区鼓乐队的伴奏中,把晨祷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弥撒结束后,王神父站在教堂门口,谦恭地与教友们告别,并祝福大家。
前些日子,有幸请到本堂神父及堂区慕道班的教理老师和教内朋友到家里做客。为了这次神父及朋友们的到来,我与妻子费尽心思,精心购置,我主持,她辅佐,夫唱妇随,一显身手。
应该说,这是一条预料之中的消息,因为梁吉业神父已卧病十余年,脱离病痛、回归天父是件高兴的事。然而,短短十几字的短信,却使我心情沉重至极,竟至一时思维短路,脑袋一片空白。
故事是说一座教堂,堂区里的教友相当热心,每天都有人来望弥撒,每个主日教堂里更是座无虚席,堂区的神父很感动。
十二个教会在阿萨姆邦商业都市古瓦哈蒂聚会,以「和平王子基督与我们的希望」为题庆祝圣诞。他们围绕该主题报佳音、表演短剧和哑剧。
联会主席、香港教区冯赐豪神父表示,决议是「由来自四大洲陆十八个国家逾三百名参加者反省『见证圣言,新传福音』之主题而产生的成果」。
1980年1月26日,首批圣言会士们踏上了巴西圣塔伦-帕拉的土地。一行三位传教士分别是弗朗西斯科•孔、何塞•格罗斯和帕特里克•布瑞南。
蒙受气旋飓风打击的孟加拉的悲剧告诉我们需要实现“协调和有效”的机制来回应自然灾害:这是圣座驻纽约联合国总部常任观察员米廖雷总主教11月19日在联大会议的发言中向国际社会发出的上述呼吁。
尤其是德国圣奥蒂林的本笃会传教士隐修院,捐助了2万欧元给离太子港北部约65公里的莫尔纳圣伯努瓦的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