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百里神父因《中国天主教指南》而被人们铭记,1986年首次以中英文出版,2008年时再版,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参考工具。沙神父对中国教会特别关心,一直关心并全力帮助神父、修士、修女的培育工作。
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拼音工具,绝不能用它来代替汉字。(魏保禄/荐自2006年12月23日《旧闻周刊》)
今年是第六届天主圣言主日,为基督信徒来说,是再次致力于诵读和默想圣经的重要机会,并要善用圣经这个工具来促进信仰和灵修生活的成长,以及全世界信徒的希望。(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问题66:我们怎样才能坚持不懈地期望和平?福音一开始便表达了对和平的巨大希望:“天主在天受光荣,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路2:14)。从第一个圣诞之夜开始,这一许诺便一直在光荣颂的歌声中回荡。
他们来罗马参加由圣爱智德团体举办的第27届和平聚会。教宗方济各感谢他们延续了若望保禄二世教宗于1986年所制定的保持希望的灯火,为和平祈祷和工作的路线。教宗表示:在最近几个月,世界急需亚细西精神。
熊熊圣火象征着和平、光明、神圣、团结与友谊,为所经之地带来爱、希望与和平,鼓励大家共同追求奥林匹克精神与梦想。
巴基斯坦拉合尔教区的巴斯弟盎·萧总主教近日率领一个跨宗教代表团前往巴印边境地区,共同祈祷、呼吁和平并种植一个象征两国和平的橄榄树。
教宗说:「在和平君王降生的这个地方,我愿向您─马哈茂德‧阿巴斯总统先生,以及西蒙‧佩雷斯总统先生提出邀请,同我一起在梵蒂冈热切祈祷,恳求天主赐下和平的恩典。
在这样的情况下,促进和平、和睦共处、对话、维护人的权利便成为迫切需要。科学和传播领域也受到威胁,科学技术担当了新宗教角色,数码科技助长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将道德降低为一个用来作表演的工具。
两千年来在世界的大街小巷奔走,为与每个人分享这喜乐的一个子民,身负使命,让人认识和平的君王并在各民族中做祂有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