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非常喜爱慈悲父亲的主题,他最关注比喻中的最後两个场景。首先,父亲连小儿子的屈辱经历和忏悔告白都不想听,直接恢复他作为儿子的尊严,给他披上袍子,戴上戒指,穿上鞋。
今天的对话非常友好,我认为那份关於成义的文件是内容最富饶和最深刻的大公运动文件之一。不错,我们之间的确存在着分裂,但责任也在於各教会。
教宗重申,我们继续30年前在亚西西开启的和平旅程,再次同声表明,谁若利用宗教来煽动暴力,他就与宗教最真实最深奥的启示背道而驰(若望保禄二世2002年1月24日在亚西西的讲话)。
和平的朝圣者正要感谢亚西西的精神而组成一网络也在对于对话和共处最困难的时候为实现会晤而贡献,就像马上在纽约的双塔大楼被攻击之后或者面对最近暴力和恐怖主义的频繁之前。
教宗继续说: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不必尝试开创一项事业,只应从最简单的事做起,这也是上主指给我们的最急迫的事。在这个被冷漠病毒感染的世界,慈悲善行是最好的解药。
她很愿意抽出更多的时间来为福传组服务;有的教友谈到,自己的母亲自幼在教会的关爱中成长,她要知恩感恩报恩,尽一己之力,来回报教会、帮助他人;还有位兄弟一直在天主教爱心奉献平台群服务,他认为把爱德落实到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中,就是最感人最有力的福传
若翰也是最後一位先知,因为在他之後就是默西亚。教宗说,若翰是伟大的,因为他忠於上主对他的要求,他因忠信而伟大。他的伟大也体现在他的宣讲上。教宗表明:若翰言辞犀利,强烈谴责法利塞人、法学士和司祭。
教宗强调,我们的这些弟兄姐妹做了最美好、最有力的见证,因为他们坚定信靠上主。上主的话语具有最终的决定权,超越悲伤、压迫和不可避免的死亡。祂的话是慈悲、生命和平安的话语。
罗马第三大学是意大利首都最年轻的大学,今年才25岁,注册学生约4万人。教宗聆听了四位学生的见证,把他事先准备好的讲稿交给学生,即席谈到他们关心的议题。有一位手语翻译员在现场为聋人服务。
你们的生活和牧职必须符合这使徒精神,透过对堂区和团体的定期牧灵探访,如同慈父般陪伴司铎,帮助他们促使羊群在圣德、忠贞和服务精神上成长,因为司铎正是主教最亲的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