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皈依,远离短视近利、自我中心的经济思维或选举效益,真正重视公众利益」,努力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议》。此外,教宗还将照料受造界列为「慈悲善工」。
教宗勉励道:与众人建立真诚的对话和友爱的情谊是一项首要之急,对於信奉唯一和慈悲天主的人而言更是如此;无论是宗教还是政治领袖都应该为此提供便利,而我们每个人都蒙召与周遭的人建立这种关系。
我们不仅需要合格和多样化的医疗技能,也应注重医疗以外的因素,例如医疗经理、行政和政治当局,以及医疗经济学家的支持。在对抗罕见病和被忽略病的战役中,教会始终处於前线。
换言之,「在『政治正确』的伪装下,基督徒的信仰和道德观被认为含有敌意和攻击性,所以必须被排除在公共话语之外」。
然而,面对我们所经历的现实,面对这些人的苦难、痛苦,我们应该反省:难道我们已经愚蠢到非要以霸权政治和权力引发这些难民潮,而不以对话和谈判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家庭、工作和政治环境如果存在更多的对话,真实的对话,许多问题就更容易解决!」教宗指明,对话的条件在於「倾听的能力」。「倾听他人需要耐心和注意力。唯有懂得闭上嘴的人,才懂得倾听,人无法边说边听」。
编者按:面对伊斯兰化的问题,欧罗巴大陆几乎处于一片政治正确、人道至上、吸收多元的疾呼声中。
我再次向每位政治负责人发出呼吁,以期正义与和平得胜。」此前,美国、英国、法国于4月14日联合袭击叙利亚,摧毁所谓的「阿萨德政权的化学武器库」。
接着,文件以教宗方济各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为依据,强调热爱社会和投身於公益都是爱德的卓越表现,不仅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涉及社会、经济、政治这些宏观领域的关系(《通谕》231号)。
教宗最後提出了两个重点,首先是尊重和不干预:「天主教会既不该干涉东正教会内部的事务,也不该涉入政治事务。这是我的态度,也是圣座今天的态度。谁若牵涉其中,就是不服从圣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