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寻求共同财富的增长,仍有所不足,因为还必须做到财富均分;若只是追求科技发展,也是不够的,还得促使大地变得更有人情味、更适合居住。此外,教宗也提醒,单单靠信用体系,恐怕会造成贫困和依赖。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网络、飞机、高铁等等把世界空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世界成了地球村。但人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家庭矛盾、分崩离析也随之加速。这次活动无疑有益于挽救当今家庭危机,是回应家庭的需要。
此外,教宗赞许医学领域的科学和科技取得了长足进展。虽然如此,教宗也提醒众人,绝不可「忘记每个病患的个别性、尊严和脆弱」。「患者始终比他的疾病更为重要。
在这青春永驻的神话之下,人们期待能藉着科技「打败死亡」,试图「用药物和化妆品来维持体态,延缓、隐藏和除去老化」的痕迹。
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一些史无前例的可能性,促进人们及国家之间的互动。这些关系的全球化若要是正面的,并帮助世界在人性上的成长,就非要奠基在爱上不可,而不是奠基在唯物主义上。
按照公义,一个人如果选择了爱人、善待人,就会获得天堂永生的赏报;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人,没有善用天主给自己的恩宠和机遇,就会受到永生的惩罚。
大约在十九世纪中叶,尼各老·巴特里爵·怀斯曼主教(后来成为枢机主教)以几种途径发布命令,让他在英国的教区仿效意大利(罗马)教会,包括让司铎们必须戴罗马领。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于昨天3月20日接见意大利特尔尼炼铁工厂的领导人士与工人时,强调失业令人性尊严受损,同时指出创造力与关怀是走出经济危机的途径。
无论如何,不要总是固执地认为目前在那里的战争是由宗教引起的,而该把宗教看作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今天,若想着眼未来,却不谈及宗教、神圣事物及每个人内心的超性幅度,就无法解释世界。
这些也应该在教会日常生活中找到表达的途径。在保禄六世关于教会使命的一系列反思中,《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劝谕无疑是教宗方济各在自己的牧职中加以延续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