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效法福音中其儿子患病的大臣:‘主,在我的小孩未死以前,请祢下来吧!’‘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了耶稣向他说的话,便走了。
从代胡克我们又回到埃尔比勒,参观了另外几种营地,由集装箱或未竣工的楼房构成的营地。我们还遇到了联合国的代表,他给我们讲述了目前情况:联合国非常担心,因为援助资金越来越少,很可能会削减几个项目。
传教主保小德兰未离开过修院就是靠着祈祷而成为传教主保的,算不算死念经,念死经?
过去我觉得这不过是一种形式,习惯成自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而不大重视,参与弥撒时,有时甚至未等到弥撒礼成神父给予降福就离开了。最近偶然读到一份资料,谈到神父降福的效力,我才猛然醒悟。
昨晚一宿未眠,早上祈祷时一想到见不到您们,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涌出……当我们下山时好几处教友等在路口,依依不舍,流着眼泪为我们送行。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念叨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第二天,部队却救出了他们。
方济思高读经推广中心的卢琳琳指出,读经时常犯毛病有「断章取义,未顾及前后文章相连」、「望文生义,三分钟立刻反应」、「人人抢讲,没有人在聆听」、「讲道理比赛,看何人讲得感人」和「同乐会式吃喝竞赛」。
由上述的观点来看,四旬期的克己、守斋,并不是因为耶稣基督『死了』,『未复活』,所以不能够看电影,食大餐。做补赎也不是因为做错事,所以要念经、行善功来赔补过失,使自己舒服一点。
在近人的比喻中,耶稣以司祭、肋未人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为例,明确地指出了善尽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紧急援助义务甚至比完成宗教义务——安息日礼拜与祭献还要重要。
教宗解释说,这一句特别指犹太肋未族的司祭们,他们是神人之间的中介,不能做土地的主人,因为天主就是他们的土地,所以在每件事上该当依靠祂。教宗谈到今天的状况说:今天,这几句圣咏为我们众人也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