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复活,是耶稣战胜死亡的标记,他从此进入一个永远光明的国度,这也是人类完成的一次全身心的逾越。圣灰礼仪不仅告诉我们人来于土,更告诉我们人将来都要归于土———死亡。这是人生唯一必然的结果。
教宗也提出一个需要遵守的条件说:“只有当我们有果断的勇气走在修和与合一的道路上时,我们基督信徒的临在才是显而易见和放出光明的。”
这样的反省固然很早就有,但是直到今天,人类更明确地用自己的观念来理解世界:只有当世界为服务人而被利用的时候它才有意义。
贾尼神父引用信义宗神学家迪特里希·潘霍华(DietrichBonhoeffer)的话,以及他对后代生活的关切,强调我们必须留给后代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将其托付于他们,秉持一种与冷漠完全相反的态度
到达板寺山上的圣母堂后,由本堂神父为大家介绍了板寺山的圣迹:100多年前,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在圣母的看顾下显现了奇迹——看到了光明;100多年后的2006年一个女孩在圣母的看顾下又显现了奇迹——多年倾家荡产没治愈的紫癜病得到了痊愈
每个人都可以在基督的话中遇见光明,因此得以有尊严地生活,并怀着希望去缔造更美好的世界。
我从现代人缺少的不是金钱,更重要的是缺乏信仰,神存在吗?天主教与佛教的区别等方面向她做了介绍,同时,我还给她讲了耶稣的故事,向她讲明耶稣就是救世主,他的言行就是我们生活工作的指路明灯。
教宗与病患者在一起教宗方济各1月10日发表第31届世界病人日文告,主题为“‘小心看护他’(路十35):怜悯作为实践同道偕行的治愈之道”。一年一度的世界病人日在2月11日举行。教宗病
这是临在的记号,他在君王的身上行事,而君王则因此在人民间成为天主光明的反映。
神父在礼仪中给大家讲解了耶稣当时被人舍弃的凄凉境况,耶稣诞生给世界带来光明,给人类带来了救恩。25号瞻礼日,在代庄大堂举行了大礼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