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德公益、信德网讯5月19日旅居爱尔兰都柏林的华人、华侨、留学生教友以及当地教会的友人为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举行烛光祈祷。表达他们对遇难者的哀思,对生还者的祝福。
越南天主教主教团慈善与社会服务委员会秘书长阮玉山(NguyenNgocSon)神父说,委员会的使命是为廿五个教区建立一个共同行动网络,并负责培育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社区开发、生物伦理和教会社会训导的知识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一月八日,教区菲籍人士牧民中心(及亚洲外地劳工与其他少数族裔)在基督君王小堂举行感恩祭庆祝成立银禧,成员称中心犹如外佣离乡后的第二个家,既培育信仰,也给予劳工支援。
接下来,夫妇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富平神父为大家带来的分享,分为在圣事中找寻天主的爱;在团体中找寻天主的爱;在夫妇关系中找寻天主的爱三个层面。
因此,需要具备亚马逊特色的传教培育,并促进原住民领受终身执事职,好能宣讲圣言,施行洗礼和分派圣体。礼仪要因地制宜,而非照本宣科。也有人提议,应当振兴基层团体的角色。
教会一直都鼓励青年人以参与者的角色走进来,以他们的热情和活力带动基督之爱的团体。所以,青年人应该深刻认识到教会对他们的期望,以及他们在社会与教会中担当的使命与责任何等重大!
此次宣传圣召活动得到教区任副主教同意,在教区圣召培育中心赵希成神父与王志勇神父推动下,由范胜林修士带队进行的。目的是到各个堂区宣传圣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应主的召唤,走向奉献天主的生活。
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接受了五个方面的艺术培育:彩色玻璃制作、丝网印刷、旋工工艺、艺术装订和礼仪蜡烛制作。通过一年的培训,修女们掌握了教会艺术制作的基础知识。
大马士革的新神学院提供为期五年的培育课程:两年哲学,三年神学,包括了教义、教父、圣事、教会史、牧灵、教会社会训导等课程,同时也给予学员法文、英文、希腊文、拉丁文的培育。
近年来,除了培育神职圣召,各大修院按照时代的要求,逐步向修女与平信徒敞开大门,为更多的人提供神哲学方面的培育。相信今后随着更多经过修院系统培育的修女和平信徒的涌现,必将会为教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