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并不是在叫喊着我是得救的而是在低声地说我曾经迷失过所以我选择了这条路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并不是因为我觉得高人一等而是承认我一直在蹒跚而行所以我需要一位生命中的向导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并不是在显示自己很强壮而是在承认自己的软弱并祈祷寻求继续前进的力量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并不是在吹嘘我的成功而是在承认自己的失败并且没有能力偿还所背负的债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并不是在自我宣称我是完美的而是让你看到我生命中的瑕疵是这么的明显但主相信我是有价值的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还是会感到痛如针刺但我有主来分担我的心痛所以我会继续寻求他的名当我说我是基督徒时我并不是在评价你因为我没有那样的权柄我只知道我是被爱着的
啊,十三层的圣体房哦,你是我心灵之所向。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圣堂一直是万民与天主的亲近之地,更是历朝历代教友信仰的栖息之所。
圣体是基督徒的希望之粮,但世界上大部分的地方已失去了品尝希望之粮滋味的能力,忘却了这希望的意义。
我们2000至2003年住在香港时结识乐铎——这位UCAN的创始人。当时UCAN的香港编辑部在偏远的九龙观塘。那是一栋依山而建、朴实的二层小楼,和附近的民居无甚差别。
爱心组成员和福利院老人拉家常4月18日-19日,天主教宜昌城区方济各堂爱心组一行8人在副本堂魏祥权神父的带领下,分两批奔赴点军松鹤福利院和宜昌市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教友,为他们分送圣体,带去了主耶稣复活的喜乐和祝福
圣母曾经住过的院落我们都知道,主基督在十字架上时,将其母亲玛利亚托付给爱徒若望(若19:27),圣若望自那时起便开始尽起了赡养之职。
庞神父刚来我们堂口时也不过二十几岁,说一口普通话,充满青春的朝气。他并不像前任本堂神父只会到会长家里吃饭,而是不管贫富,每个教友家里他都去。
李英杰神父于1968年9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威县魏村一个世代教友家庭,1986-1988年在献县备修院学习。1988-1992年在河北神学院学习。1992-1994年在上海佘山修院进修。
邢文之辅理主教(右三)在祝圣典礼后与主教神父们合影(北川)6月28日,上海教区邢文之神父在徐家汇主教座堂,被祝圣为辅理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