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他的榜样,每一名基督信徒蒙召在不同情况下、但永远常新的环境中重温善良的撒玛黎雅人的福音记载……这段福音的最后,耶稣说,‘你去,也照样做吧’。
教宗特别强调了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见证基督之爱的善良的撒玛黎雅人,他们在身心有需要的人面前俯下身来”,执行一个“将两大重要的使命结合起来:宣讲福音、关注人心及所生活的环境”。
遵循他的榜样,每一名基督信徒蒙召在不同情况下、但永远常新的环境中重温善良的撒玛黎雅人的福音记载……。这段福音的最后,耶稣说,‘你去,也照样做吧’。祂的这句话,也是对我们说的。
受洗者蒙召在各地实践和平与希望,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一样,随时俯身照料那些渴望爱、帮助或单纯的友爱目光的人的伤口。”
那么,即使我们平凡普通貌不雅人,甚或身有残缺“惨不忍睹”,仍然可以上悦天主下益众人,始终拥有不可磨灭的超性价值。
「本着这个精神,玛达肋纳关怀世界的律动和穷人的呐喊,感到自己蒙召『全然活出基督的爱,准确来说,就是从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油,到加尔瓦略山上的醋,如此为了爱而把爱献给祂,⋯⋯毫无保留地爱祂,并让祂爱我们到底,
在天主台前我们都是弟兄姊妹教宗继续表示,在圣周期间,“有必要花时间祈祷、聆听天主圣言,并效法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关心那受伤的弟兄姐妹。教宗说:“爱天主与爱近人是同一的爱。
我在联合国也强调了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说的,而且也获得现任教宗认同的事:我提到“良善的撒玛黎雅人基金会”,也把一切有关的资料都印在一本印制得非常精美的彩色小册上,内容说明教会所从事的相关工作,谁在从事这些工作
杨主教的讲道是按路加福音十章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一段为参照论述的。你应当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并爱近人如你自己。
教宗以福音中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为例,引导儿童们分辨哪一种对待伤患的行为才是接纳。教宗最後总结道,接纳就是对人负起责任,予以抚慰,并且鼓励儿童们身体力行作出接纳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