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要说:“正因为泪是宝贵的,所以我要流,要在福传路上尽情地流,尽情地洒!”现在的我还是一位神学生。然而主早已在内心告诉了我的责任感。每每学院放假,本该是轻松的时候,我却总要背上一个“沉重的包”。
但有一个问题是比较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福传的雷声大、雨点小。整个教会的福传意识不强、措施不得力、教友对福传存有模糊认识;倡导不到位、使大家没有压力感、使命感。
就福传的态度来讲,应该有三:谦虚、忠实和坚韧。在福传的过程中,谦虚主要是指若翰的心态:他应该兴盛,我应该衰微。(若3:30)就是说,福传者要宣传的首先不是他自己,而是天主本身。
在我们上海徐汇大堂的教友中,热衷福传的人还真不少,今天我就单把唱经班里的几位福传热心教友表一表——先说一说唱经班的胡士湄教友,他可真是一位热心福传工作的好模范。
北堂是北京最大的教堂,从组织福传小组打开堂门福传的初创阶段到现在有近百人的福传队伍,大哥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2个小区区长等20多人,会议主题:总结福传经验,研究、完善、部署堂区福传工作。
一、福传前奏曲提起我的福传事,要追溯到上世纪的90年代。
他们的行动,可说是福传的初型。2005年太原教区六合堂区儿童开圣体合影留念如果我们读圣言和圣体有深度的认识,感受到主的慈爱,就会像厄玛乌两信徒一样,大胆地承认自己的身份,愿意与人分享白白得来的恩宠。
李玉铎先生亲自见证了“武安奇迹”,因此,他受到启发,撰写了脍炙人口的“福传先锋——郑瑞平神父”。此文在“信德”上已刊登,郑瑞平神父的“福传先锋”之雅号,就此被封定。
(箴18:9)我们面对如此有利的福传机遇,怎能怠惰沉睡?怎能弃人灵于不顾,甘为败子的弟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