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气馁,改变堂区的现状是首要,他开始联系会长、教友,走访了解情况,在不长的时间里,并通过神父的努力完善了部分堂口教产,并每年办两次学习班。
你们切莫气馁:你们要以笑容和张开的双臂去宣讲希望,以你们在此这麽美好的临在,为人类大家庭成为一份祝福!
但她没有气馁,紧接着第二次来我家规劝,看到母亲的执着我很头疼,烦了,顶撞她说:你真傻,别人说什么您就信什么,哪有天堂和地狱,那都是人们想象的,您愿意信就信,别再劝我了,我不信,信主能顶饭吃?能挣钱?
教宗说:“暴力、仇恨和气馁也是贫穷的形式,也许更加可怕,需要与之搏斗。”教宗进一步说:“不要让这些贫穷的形式占上风!在这方面,这些忧伤日子里的那些教会的牧人让人们听到他们的声音。
1970年,因她是反革命家属被从沙石厂下放,断了生活来源,她没有气馁,找到居委会,揽到了早晚扫马路的差事,其他时间到仪表厂装瓶子,晚上灯下轧鞋垫,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面对地皮、资金等重重困难,他没有气馁没有灰心,在大家的不断祈祷下,在已故西安教区李笃安主教的资助下,终于在2000年一座雄伟的教堂屹立在延长县城的土地上。
(欧十四5)为此,我们就算气馁、恐惧,依然能举目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接受祂的拥抱,并且说:「耶稣,我的不忠在那里,祢已承担。求祢为我张开双臂,以祢的圣爱服务我,继续支持我,而我要向前迈进!」
非洲主教们把世人当下的处境与门徒们在耶稣复活升天后的经历相提并论:当时,耶稣的门徒们气馁又胆怯,圣神的降临改变了他们。神长们指出,耶稣的名字是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
教宗阐明,「每个危机都是新的成熟境界的召叫;它是圣神的时机,激发出努力更新的需求,而不在人类复杂又矛盾的处境前沮丧气馁。今天人们很重视面对困境时的韧性,也就是积极应对困难、从中汲取机会的能力」。
教宗说,在我们的祈祷中,我们往往以信赖之情求天主将我们从身心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可是,我们也经常觉得天主没有垂顾我们,于是就会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