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教友爱主情结高涨,义工较多,老会长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在修建教堂主体工程的同时又盖起了一排东屋及西面面的活动室、会议室、神父宿舍等楼房20多间,成为教区南部重要活动中心和信仰培育基地。
有一个大房间,就是我们的宿舍。我们采用高低铺,三十多位修士,就住在这里。这就是原来初期的陕神三间房子,现在想起来,实在简陋寒酸。
一次,一个大学生在分享时说:刚开始参加晚祷时,对身旁的人还不太熟悉,也不想参加,想着晚上在宿舍看个电影,或者玩会儿游戏。可是现在已经习惯了每天那个时间过来参加晚祷,内心非常满足和充实。
据悉,宣传团队中,不少是因信教导致家庭破裂,离家出走到教会安排的宿舍居住的中年和年轻女子。
我想起在美国读书时,圣诞节学校宿舍关闭,只好去同学家过节。那时,国民收入低,留学生都很穷,没钱买礼物,惟有自制,用毛线织围巾和手套应景充数。
我们对他的日常生活知之甚少,据他的侄儿男女数次赴台探亲回来说:“他的宿舍远不如西柳林的一般人家。发现他的褥单、内衣、浴衣有多处补丁。他请侄儿国强、侄媳志红到饭店用餐仅一面一菜。
穆神父陪同康副厅长一行首先视察了修院院落、教室、图书室、宿舍、活动室、教堂等场所,齐全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教学环境、修生们良好的精神风貌给领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好评。
宋福军和程弟兄在修电路当笔者走进老人们的新宿舍的时候,有些老人们说:来到这里我们非常幸福,这个家很新,很好,很舒适!
为了团体的发展,所以通过去各个学校、从各个宿舍找有共同信仰的学生来加入,时常祈祷、并感恩,使更多的青年能加深自己的信仰,并影响身边的望教青年。
可是在星期天,同宿舍的姐妹非要拉着我去景县天主堂,没有办法推却,就不情愿地跟着去了。堂里慕道班有修士讲课,我听了一会儿,当时的苏修士给了我一本《痛苦中的信仰》,让我带回去看。